鲁能青训行,国足成绩不行?这两一点关联没有,青训缺高水平比赛

今天说一个话题,就是鲁能青训行,国足成绩不行?这个有关联?其实你可以换一个说法,当鲁能青训有一批不错的球员能使用的时候,这批球员在国内没有什么好的比赛踢,也不会成长,这个才是关键吧?

这个真的和哪一个青训好无关,其实如果有十个类似鲁能青训这样思路的球队,那么国内球员可以选择的就多了,年轻球员的实力不会下滑这么明显

本文首发头条号 鲁密国际足球侃大山

其实现在基本上能坚持很久,并且不断给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输送球员的青训基本上就两个,也可以说三个,但也就这么多了。就是鲁能足校和根宝基地最多,然后就是浙江队的青训,基本上就这三个地方,最近贡献的球员多一些,但有一个问题。

除了根宝基地和鲁能足校,其余的给三级联赛和国家队贡献的国家队球员很少,这个很让人无奈。现在根宝基地主要给申花和上港球员,鲁能足校给很多球队球员,浙江队的青训,大部分自己使用,对比前两个青训,少部分的球员,在外面踢球。

就这三有竞争力,那么想要有好的球员很难。当然有人想要说广州队的青训?你可以看看,到底有几个人真正的在中超能打明白,几乎没有几个。

现在的另外一个情况,高水平的青训比赛很少,这个也是无奈的地方

本文首发头条号 鲁密国际足球侃大山

国内青少年联赛的水平太一般了,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球员是停滞不前的表现。这个问题很无奈,其实看欧洲的青训比赛,基本上一周都好几场,水平不低。日韩的青少年比赛也类似,至少一周能保证有一场水平不错的对决,这还不算一些相对一般的比赛。

国内这些青训比赛,能保持两个周有一场比赛,可能都难,这个才是关键。你现在不管是哪个青训,你都没有什么高水平的比赛,你如何提升呢?

还有一个重点,老集训,这些年轻人有的可能都快联赛稳定出场了,你集训,如何成长?这和哪个青训好坏有关?

本文首发头条号 鲁密国际足球侃大山

集训,一些本身看起来年轻,还能出场比赛的球员,结果只能去集训了,然后结果就是,球员自己打不上比赛,然后水平明显下滑,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其实之前的思路,让二队打中乙,可能是一个好想法,一些球队使用17岁左右的球员去参加比赛,但这还不够。

多增加一些青训的高水平对决,这些球员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这个真的和哪一支青训现在是主力无关,可是这个问题谁能解决呢?不知道。当一些年轻人在同年龄段的球员很强没有对手了,你需要给他们找更强的对手,让他们成长,这是接下来的重点。

青训第一强队!鲁能官方:拥10级14支梯队 足校培养出200+国字号

中国足协此前出台中国职业俱乐部的准入制度后,申花成为第一家公布自家青训状况的俱乐部。而今日,鲁能也通过官方社交平台公布了球队的梯队情况,鲁能一共设有10级梯队,拥有14支梯队,自鲁能足校成立以来,先后为中国各级别国家足球队输送队员200余人,为中国职业足球联赛输送队员240余人。2017年,共有学校培养、输送的59名队员入选各级别国家足球队。

中国足协的《职业俱乐部准入规定》中表示,“中超中甲俱乐部要拥有5级梯队,中乙要拥有4级梯队,此外,各级梯队的教练员必须持证上岗,U-19梯队的教练员至少需拥有中国足协颁发的A级教练员证书或经中国足协认可的同级别教练员证书。”

虽然这个规定的实施要从2019赛季开始(2018年10月30日为验收期),不过对于目前梯队建设不完备的俱乐部来说,时间也相当紧迫。此前,申花公开了自己的梯队情况,不过与申花的梯队相比,鲁能的梯队建设才是中超翘楚。

鲁能官方透露,俱乐部的4个年龄段建有2支后备梯队,共设有10级梯队,“横跨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10个年龄段。”加上有4个年龄段的球队有2支球队,鲁能一共设有14支梯队,加上预备队,15支后备梯队共有队员331人。

教练方面,则配备外籍总教练1人、青训总监1人、外籍教练9人,此外中方教练37人。其中门将教练张蓬生“效力于”U19梯队,U18梯队的主教练则是唐晓程。U17A队的教练组全部是外教,分别是主教练佩雷拉、助理教练雷纳多、门将教练布鲁诺。年龄最少的U10二队,同样配备外籍教练,即门将教练瓦伦特。

而且从1999年成立鲁能足校以来,即将迎来第19个生日的鲁能足校,一共为中国各级别国家足球队输送队员200余人,为中国职业足球联赛输送队员240余人。其中,2017年,一共有59名队员入选各级别国家足球队。

【支持中国足球,欢迎关注头条号“菱镜头”】

鲁能青训行,国足成绩不行?这两一点关联没有,青训缺高水平比赛

话说回来,鲁能青训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足球小将,但国家队的成绩咋就是上不去呢?这事儿,可真有点儿像是你家厨房备了满满的好料,结果做出来的饭菜却只能说是“还行”。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先说说鲁能这边儿,咱们这青训营,可真不是盖的。不信你看,从小朋友到大个子,一个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不过,这些希望之星成长的路上却老是差那么一点火候。想想看,咱们这些小球员在国内踢的比赛,多的是那种你追我赶的小场面,真正的高水平国际比赛少得可怜,这不就像是考大学还在用小学的试卷,能行吗?

再说说这比赛,青训营里的比赛跟真刀真枪的国际大赛比,简直就是小巷里踢泥巴。球员们在这样的环境下锻炼,想要一跃成为国际大腕,难啊!这不就跟只吃过家常便饭的人突然让他去评星级大厨的手艺一样,搞不好连盘子都找不到。

但问题不光是比赛少,质量也得跟上。咱们这些小将在国内可能还能小霸王一时,一出了国,见识了人家的青训,那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这不,上次国家队的比赛,不是又让人家教了一课。小伙子们一个个满头大汗,但结果呢?还是老样子。

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得提高我们的青训比赛水平和频率。你说咱们中国这么大,才俩三个靠谱的青训基地,这能行?再说了,这比赛不光要多,还得精,得有那种让你眼前一亮的高水平对决。不然,这些小将们的成长,怎么能跟得上国际的脚步?

要我说,咱们得从根儿上改改。比如,多组织些国际性的青少年比赛,让咱们的小将们多多磨练。还有,是不是可以考虑让咱的青年队去参加更高级别的联赛?这样一来,不仅能增强实战经验,还能真正地检验一下咱们的青训水平。

而国家队嘛,也得从选拔机制上做做文章。不能光看哪个小伙子在国内踢得风生水起,也得看看他在国际上能不能撑得住场。这样一来,至少在大赛上,咱们的队伍不至于总是到了关键时刻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功课要补。

总的来说,鲁能青训虽好,但跟国家队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其中的原因,不就是咱们的青训环境和比赛水平还得提升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说,咱的青训是成功的,国家队的成绩也能跟得上,不至于让人家看了笑话。

所以,咱们要从根本上提高青训水平,增加高质量的比赛机会,这样一来,才能确保国家队的未来是光明的,也不至于每次大赛来临,都让球迷捏一把汗。这样的改变,虽然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来,但长远来看,绝对是硬道理!

所以说,这个青训的事儿,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效的。要是咱们的小将们能在更多高质量的比赛里磨炼,那成绩自然就会水涨船高。可这事儿,不是说说那么简单,得有整个体系的支持和改革才行。

想想看,咱们的青训营出来的球员,技术基础是不错,但到了关键的国际比赛,往往还是经验不足。这不,上次的比赛,咱们的小伙子们虽然拼尽全力,但还是输在了经验和临场应变上。这就好比是,你让一个刚学会开车的新手,去参加F1赛车,能行吗?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所以,咱们得想办法,让这些小将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出国见世面”,比如参加一些国际青年联赛,甚至是租借到外国的俱乐部去磨练一下。这样,他们回来的时候,不仅技术提高了,心理素质、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有网友说了:“你们这说的都挺好,问题是咱们的青训营能出几个能在国外站稳脚跟的?大部分还不是回来继续在国内联赛里打转?”是啊,这话一点都没错。现实的确很骨感。但这不正说明了问题所在吗?咱们得让这些小将们在更高水平的比赛中磨练,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视野。

而且,咱们的青训不仅仅是要教会他们怎么踢球,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么在国际大舞台上生存下去。比如,语言沟通能力、文化适应能力,这些软实力也是非常关键的。这不就像是,你不仅要让小伙子们学会炒菜,还得教会他们如何在五星级餐厅里做大厨。

一位网友评论道:“问题是,咱们的青训投入够吗?设施、教练水平能跟人家比吗?”这话说到点子上了。确实,咱们在这方面的投入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你看看人家的青训营,那设施、那教终条件,简直就是豪华版的,而咱们这边,有时候连基本的训练场都显得捉襟见肘。这不,很多小伙子们训练的时候,还得东拼西凑。

所以,从根本上提升咱们的青训质量和条件,是迫在眉睫的事。不仅仅是要有好的设施,更重要的是要有高水平的教练团队。这些教练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得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如何在关键时刻指导他们应对国际比赛的压力。

再说了,咱们的青训目标也得明确,不能光想着培养能在国内联赛里打主力的球员,还得有志于培养能在欧洲五大联赛里有所作为的顶尖球员。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咱国家队的国际竞争力,不至于每次到了世界杯、亚洲杯的时候,咱们的球迷朋友们才不至于每次都提心吊胆。

有网友说:“你们这种想法太理想化了,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没错,这种改变确实不是一蹴而就的,会有很多实际的困难和挑战。但如果咱们连想都不敢想,那就真的什么都改变不了了。咱们必须要有这种突破困境的决心和勇气,才能真正推动咱们的足球事业向前发展。

总的来说,咱们的青训和国家队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咱们的国家队能在国际大赛上走得更远,让咱们的球迷们真正为之骄傲和激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