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道》以女性柳瑛娘为视角
讲述了一位母亲的不平凡的一生
她本是旧时代里要被祭祀大河的河姑
从小在祠堂里长大
但是她没有向命运屈服
尤其是成为母亲之后
她更加不服输
为孩子跨越各种传统束缚
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
无论是贫穷帐下夫妻二人的相互扶持
还是深宅大院的斗争悲剧
亦或是军阀混战环境下的寻子风波
她逆流而上
与命运抗争
于跌宕起伏中
谱写一首母爱赞歌
三大“情义线索”
一是瑛娘和隆继宗之间的爱情线
两人患难见真情
不求富贵贫贱相依的真情流露
纯粹的爱情足见珍贵
二是瑛娘和五个孩子的亲情线
这也是全剧的一大看点
不同孩子不同命运
瑛娘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为娘之道”
三是瑛娘与不同角色之间的相处之道
纵使深宅对其逼迫残害
但瑛娘毕其一生诠释了
感恩图报、任劳任怨、深明大义的女子形象
精益求精
制作精良
无论是从演员阵容
还是服装道具上都力求精益求精
岳丽娜挑大梁演绎娘道艰辛
于毅一人分饰两角考验演技
老戏骨
张少华、史可、黑子、王绘春、杨昆、倪虹洁
新生代主力肖茵、马赫等
倾力加盟
“郭家班”再次重聚
给该剧加持了演技保证
制作上更是显“大手笔”
为了将故事呈现
郭靖宇导演在制作上独具匠心
采用4K拍摄
保证画面的精致程度
在北京怀柔、河北天漠、湖北红安等多地取景
持续数日拍摄千人场面的大戏
力图打造最佳视觉效果
齐鲁频道 今晚7:10
《娘道》
为爱逆流而上 暖心开播
张莹
豆瓣评分2.8分,收视却排名卫视第一,《娘道》的播出一直伴随着争议:有人拿出钱买收视率说事,有人拿“陪爸妈看《娘道》”上热搜反击;有人说它三观不正,是封建思想的流毒;又有人说它是堪比鲁迅《祝福》的反封建好剧。热度和争议分庭抗礼,《娘道》为何会带来这样大的观剧反差?
没有流量明星,没有热门剧情加持,伴随着争议落幕的《娘道》,出乎意料地成了2018年现象级的电视剧。但作为新时代女性,《娘道》从一开始就看着不爽:女主瑛娘因家里太穷被卖到隆家做祭奠河神的“河姑”,后来投河不成被一家农户救起。十年后,女主有了两个女儿并怀着第三胎,她一心想为夫家“生儿子传宗接代”。也是这时,瑛娘发现丈夫是隆家二少爷,因为她怀这一胎可能是儿子,婆家接纳了她。孩子出生难产,瑛娘要求产婆保孩子,拼命也要给丈夫生出儿子,“我这条贱命算什么!”剧中,瑛娘的悲惨命运都围绕着延续香火展开,她也将此一直贯穿到最后一集——替唯一的儿子挡下了枪子儿。可以说,看到最后都没能让新时代的女性舒一口气,用她们最时髦的话说:生儿子?你家有皇位啊?面对扑面而来的批判,导演表示很冤啊:我明明是批判封建思想啊!喊冤归喊冤,看着噌噌上涨的收视率,导演能不高兴吗?
《娘道》充满着传奇的剧情,冲突激烈,高潮迭起,这是让观众不弃剧的重要因素。一个被选为“河姑”的妖女,阴差阳错嫁给了富家二少爷,遭遇京城富少觊觎,丈夫被富少害死,又被小叔子设计几近至死……情感纠葛、家族恩怨、抗日救国等,可谓剧情丰富和人物命运曲折,这些元素深受传统电视观众的喜爱,他们往往喜欢看传奇故事,瑛娘的离奇命运让他们一直追剧:一个接一个磨难,到底她的命运如何,很多人好奇。
作为一部电视剧,《娘道》做到了如何不让观众半途弃剧,卫视的收视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但豆瓣评分和收视的巨大反差,也说明了观众对这部剧三观的诉求:你可以描写一个母亲的伟大、坚强,可以批判地展现封建思想对人性的摧残,但在《娘道》的海报中,用巨大的黑体字写着“娘之道,哺而无求,养而无求,舍命而无求”时,可以想见主创人员的诉求是模糊的。作为主角的母亲,通篇在被糟蹋、被迫害中无怨无悔,没有自我,“苦情”得让人落泪,“生儿子才是王道”,生孩子就是为了传宗接代,没有正确的三观。电视剧冠冕堂皇地取名“娘道”,并且要“献给全天下母亲”时,我作为母亲是不接受这样的教导的!环顾现实,真的不缺少这样的“娘道”,女性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树立,社会歧视的消除,还任重道远。
在鲁迅的《祝福》中,同样是旧社会妇女的典型,祥林嫂经历了不平凡的伤痛,弱小的身躯支撑着沉重的压力,最后在凛凛寒风中走向生命的尽头;而《娘道》的最后一集,瑛娘替唯一的儿子挡下了子弹,获得了家族的尊重。许多年后,头发花白的瑛娘仍旧住在隆家祠堂,儿女都在身边,她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孰是真批判,孰是伪批判,一目了然!
文 | 俊杰笑书郎
编辑 | 俊杰笑书郎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就没见过比这还离谱的‘雷人电视剧’。”
2014年,人民日报直接郑重发文:“手撕鬼子不尊重史实和民族情感!”
这句话无疑是对某个抗日剧的无情鞭挞,究其原因就是剧情太离谱,角色设计也都如同“超人”一般,能力爆表,可以说是全然不符合现实。
而这种情况也并非个例,近些年,影视圈为了快速“捞金”质量越来越不堪,不但故事情节设计的只带“爽点”,整体的价值观输出也越来越背离正确的三观。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盘点下五部被央媒点名的“雷人电视剧”,看看这些电视剧到底有多“炸裂”。
说到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想必大家心目中的最佳作品,肯定是《亮剑》 。
这部剧当年可以说是横空出世,无论是从剧情上看,还是演员们的表演,都是无可挑剔的。
大家本以为有了这样优秀的作品,今后抗战剧一定会越来越好,哪成想并不是这么发展的。
《亮剑》不再,只剩“魔幻抗战”。
《一个鬼子都不留》这部剧,主要故事线是围绕着“百姓顽强抗日” 展开的。
“平凡英雄” 的立意其实相当不错,能让观众感受到抗战时期老百姓身上的爱国精神和坚毅。
可等到大家看完这部剧,瞬间傻眼了:“这是平民百姓吗?这怕不是一帮‘神仙’吧。”
在这部剧里,银针和碎石简直比枪炮的威胁还大。
几乎每次遇险,敌人的兵力和武器都比老百姓要强上不少,而主角们其实都有枪,结果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偏偏不用枪。
先说主角于震扮演的“庄继宗”,因为是杀猪匠出身,所以即便是参了军,杀猪刀也是随时背在身上。
当他要解决敌人的时候,一定是先用手里的杀猪刀开路。
而冷兵器在他的手里,也比那些枪炮等热兵器好用的多,管你再危险的枪林弹雨,一把杀猪刀足以杀出重围,取下敌将首级。
这样的表现手法,相信就算是个小学生也不会相信这是真实的。
而除了杀猪刀之外,像是银针和碎石这种再普通不过的“道具”,也堪比子弹的威力,甚至比子弹的威力还要大。
角色们招式一起,瞬间掀翻一众敌人,用“神乎其神”已经不足以来形容了,简直就是离谱到了家。
不少观众都吐槽:“这可能不是抗战剧,而是一部魔幻剧。”
诚然,导演之所以这么拍,是想把老百姓拍的神勇一些,彰显普通人也是有智慧和杀敌能力的,可如此“魔幻”,是否背离了初衷呢?
也是因此,央媒在这部剧引起热议的时候,直接批评了一顿。
“抗日雷剧,可以休矣” ,短短的八个字,足见央媒对这部电视剧的失望。
而事实上,抗日雷剧远不止这一部。
这是一部十多年前的抗战剧,虽然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太大轰动,也没人去主动吐槽,但依旧没能逃过网友的“追踪”。
你敢相信吗?一个看起来没有任何奇特的肉包子,居然是一个“炸弹”?
其被称为“包子雷”,即便是嚼到一半再扔出去,这个包子依旧能爆炸,威力比手榴弹还要强。
其实能研究出“包子雷”,倒也能理解,而观众最感到不可理喻的是“它居然真的能吃” 。
这不但震碎了大家的三观,似乎也违背了科学。
为了抗战胜利,大家绞尽脑汁的想各种抗敌办法无可厚非,但“包子雷”这样的神奇,是否严重背离了正确的史实呢?
除了“包子雷”,还有“尿液触发雷” ,一旦有人往里尿尿,这种雷就会自动触发,而且还有精确的设定,十秒钟之后必爆。
此外也有“天蝎雷” 和“闪电雷” 等等,一听名字就是“奇葩”。
而在特殊的武器之外,战士们的本领也如同开挂一样。
原地腾空之后的一招“梅花三弄”,三枚飞镖瞬间飞出,精准的同时扎中目标的头部和胸部。
就冲这神奇的一招,比之武侠小说里的主角也是不遑多让。
当网友把这些雷人的情节曝光之后,电视剧直接被下架,官媒也是下场评论,一度用“诡异” 两个字来形容剧情。
就在去年,上映了一部《你是我的人间烟火》,是个偶像剧,剧中也笼络了像是杨洋王彦霖等新生代偶像,上映之前便热度非凡。
而在上映之后,热度也是持续高涨,但这股热度却不是因为剧情出色和质量高而带来的,反而是铺天盖地的“差评”。
杨洋所饰演的“宋焰”,是一名消防员。
这样的职业不可谓不严肃,结果在宋焰的手中,灭火器却不只是灭火的工具,反而成了他和女友打闹的“玩具”。
一边谈情说爱,一边“扭曲”着消防器材的真正用途,此举着实有些“辣眼睛”。
这般“戏弄”的场景,自然让专业的消防员们看不过去了,多个官方的消防账号出面谴责这样的行为,并严正声明:“灭火器不是玩具!”
这足以说明专业消防的不满,也足以说明剧情设计的有多么离谱。
除了这一点,剧里还不尊重医生这个职业。
女主明明不是生产科的医生,结果却私自“越权”,居然充当起了接产医生。
而在现实当中,每个科室的医生,都是有明确区分的,谁都不能轻而易举的“越权”接诊,毕竟要对病患负责,一旦出了意外谁都担待不起。
最离谱的是,剧里连抢救都没做,居然就直接判定了“患者已经死亡”。
而离谱加上离谱,也让这部剧进入了央媒谴责的名单。
对于这部剧,无论是演员、角色、导演,还是剧情设计、情节设定,无一令人满意,甚至让观众感到反感。
这也告诉我们,尊重现实和每一位正规职业的从业者,才是最正确的基础价值观。
张翰携带团队历时十年,“精心打磨”了《东八区的先生们》,准备凭借这部剧挽回自己即将彻底失去的“流量”。
结果这部剧上映之后,非但没有帮他打好翻身仗,反而将他推入了更差的舆论漩涡。
二点几的评分 ,直接把张翰钉在了“烂剧”的“耻辱柱上”。
“自导自演”的宣传,让不少人都觉得这是张翰转型的佳作,可谁能想到,张翰直接成了“油腻男性”的代表。
而且这部剧里还有诸多“歧视女性”、“占女性便宜” 的画面,令不少网友都大喊:“内心不适。”
其中一幕,张翰抱起女主的时候,手掌居然好巧不巧地托在了女主的“胸”上。
还有拉扯“内衣带”这种“骚操作”,在剧里也是层出不穷。
现在的张翰,早就不是《一起来看流星雨》的“奶油小生”了,结果他还是停留在原地,演技方面没有丝毫进步,只知道“耍酷”、“耍嘴”,拍出的内容“毫无营养”。
观众缘瞬间跌至谷底,而网友们自然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他,面对一部如此“粗制滥造”的作品,集体在网上讨伐,最终让这部剧只能走向下架的结局。
而央媒方面也是发出灵魂一问:“十年诚意在何处?”
其中点明的“油腻、尴尬”等关键词,也是给这部剧落下最终宣判。
这部电视剧的导演是郭靖宇,作为曾经拍出《铁梨花》和《红娘子》等优秀作品的大导演,郭靖宇的实力毋庸置疑。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他居然在《娘道》上翻车了。
首先,就是这部剧传递出来的“女性原则” 。
在这部剧里,女性天生就是“哺而无求”,只能付出和奉献,甚至是牺牲,没有个人价值可言。
看到这里,想必很多朋友都想到了古代的“女性纲常”,足见其有几分“封建”的影子。
而在如今倡导“男女平等”的时代,这个方向明显是错误的。
剧里的女主,一直都在被社会所欺压,吃尽各种苦难,结果在这部剧里,被欺压的女主居然成了“伟大”的代表。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剧处处都在透露着女性‘低人一等’的味道。”
三观不正,它也毫不意外地遭遇网友的“炮轰”,官媒也是毫不留情地将其定性:“性别歧视。”
时至如今,社会在不断发展,艺术形式和创造也变得丰富多彩,然而令人们失望的是,影视作品千千万,经典的精品却屈指可数。
情节虚浮脱离现实,演员浮夸声台形表样样拉胯,粉丝水军铺天盖地的营销就成了所谓的“大爆剧”,可事实上呢?
观众不是瞎子聋子,心中自然有自己的判断。
就拿最近的热剧来说,《庆余年2》 设定的历史背景和表现形式比之第一部都更加“癫”更加“疯狂”,可是合乎逻辑的情节和演员们用心的演绎,依旧让这部剧凭借着观众的自来水火到了无人可及的地步。
再说于正的新剧《墨雨云间》,琴艺比试环节那神女大战怪兽的奇葩剧情遭到了无数观众的吐槽。
然而因为演员们演技过关制作团队也足够用心,再加上情节上从始至终抓住了女主被迫害的凄惨绝望与霸气归来复仇的强烈对比 ,依旧让这部剧成为了继《庆余年2》之后的另一大热剧,就连央媒都评价其为“下饭爽剧” 。
所以说,不要把观众们当成傻子,那些只想着“圈钱”而不去精心制作剧集的人,注定走不长远,也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
只有脚踏实地,认真结合事实拍出艺术作品,才是最正确的艺术精神。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内的娱乐人物故事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1.中国新闻网 深圳晚报——《一个鬼子都不留》热播 杀猪刀绣花针能杀敌?
2.共青团中央——战士打发胶、女兵皮肤光洁如雪?从发型看影视创作态度
3.齐鲁晚报——抗日神剧《敌后便衣队传奇》现包子雷 咬了一口包子扔出去竟然炸了…
4.北青网——《东八区的先生们》下架
5.光明网——《我的人间烟火》“废墟中不顾孕妇直接剖宫产”?杭州卫健委发声
6.新京报——《墨雨云间》成为今年优酷最快热度破万剧,市占率31%登顶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