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因新冠去世#最近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去世的消息引起了各方关注,他是全球最近一个因为新冠病毒而死亡的政治人物,上一个因为新冠病毒而去世的政要是印度前总统穆克吉。作为纵横政坛几十年的老将,鲍威尔在美国政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他的一生参与了无数次重大的国际事件,在一段时期内代表着美国的外交政策,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鲍威尔生于1937年,一生有着多个政治头衔,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出身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也是美国第一个黑人国务卿,亲自指挥了著名的海湾战争、美国入侵巴拿马战争、美国出兵菲律宾等重大军事行动,此外还担任过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国家安全顾问。
在普通的美国人看来,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光辉灿烂”。然而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美国,作为美国对外扩张的代表性人物,鲍威尔也曾经给不少国家的人民带去过战争、饥荒与灾难。2003年,美国借口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生化武器,执意入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
但在21世纪想要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入侵一个主权国家,连美国的盟友也不会同意。为了保住最后一点脸面,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鲍威尔在2003年2月5日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从身上掏出来一个装着白色粉末的试管,宣称这就是伊拉克的化学武器。
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萨达姆被绞死快20年了,美国至今也没有在伊拉克发现任何化学武器。俄罗斯总统普京当时就评论说,谁也不知道鲍威尔那个试管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搞不好就是洗衣粉。鲍威尔“洗衣粉”事件由此成为国际政治场合的一个经典段子。
不论鲍威尔当初靠着一罐洗衣粉攻打伊拉克时有多么“风光”,如今还是被新冠给“治服”,这再次证明恶人自有天收!有意思的是,鲍威尔因新冠肺炎去世以后,国内某媒体立刻发表了一篇悼念性质的文章,妄图对其进行洗白,自称鲍威尔对“洗衣粉事件”耿耿于怀,好像他是被美国其他人逼迫才那样做的。
这种臆想有没有根据无从查证,因为他不会把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中国媒体,但要说纵横美国军政两界几十年、亲自指挥过美国各种重大军事行动的鲍威尔会为入侵伊拉克、摧残伊拉克人民而感到愧疚,这样的想法不是蠢得透顶,就是坏得出奇。
鲍威尔是美国共和党人,在共和党内部,鲍威尔是比较少见的“鸽派”人物,与切尼、拉姆斯菲尔德、赖斯这样的鹰派人物相比,他在对外态度上的确温和许多,例如他曾经多次表示,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不要搞中美对抗。
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政坛的所谓鸽派和鹰派只是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他们在维护美国利益上没有任何分歧。号称“鸽派”的鲍威尔,自己就参与指挥过美国对多个国家的入侵,对那些被侵略的国家和人民来说,他与拉姆斯菲尔德和切尼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清一色的侵略者。
如果按照美国的标准,鲍威尔完全可以判一个反人类罪。与美国所指责的米洛舍维奇、萨达姆、卡扎菲等人相比,鲍威尔给其他国家带来的危害更大,因为他发动的一系列战争而死亡的人数也更多。
中国某些人因为他顶着一个“鸽派”的头衔就觉得他是个温和主义者,实在是太愚蠢了。对外扩张是美国的本性,也是建国以来的基本国策,一个不服从基本国策的人,怎么可能在美国军政两界混这么多年。
所以有一个问题是绝对值得我们注意的,美国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的对华友好派或者亲华派。与动不动就叫嚣战争的拉姆斯菲尔德相比,鲍威尔这样的“鸽派”,只是想以更小的损失、更稳妥的节奏去对付中国,他当然不会因为中国人民的损失而感到愧疚。
这一点不弄清楚,洗衣粉事件就有可能降临到我们头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国政府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能被称为“鸽派”的政治人物也就是鲍威尔,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日本对中国有着极深的戒心,还能找出福田康夫这样的对华务实派。
而自2016年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以来,美国政府内部连一个愿意对华合作的政客也没有。拜登和特朗普为了总统大位斗得头破血流,但他们在对华政策上却出奇地一致,走了蓬佩奥来了布林肯,结果都是一样的。
因此中国绝对不能犯那种政治上的幼稚病,中国的事情,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我们自己。随着中国崛起,美国政府内部对华强硬的人物会越来越多,他们感觉到自己国家利益受损,会毫不犹豫地对中国群起而攻之。美国政府内部有多少所谓的鸽派和鹰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不要再自作聪明地去幻想鲍威尔的“耿耿于怀”。
10月18日,据美媒报道,美国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去世,终年84岁。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消息,美国首位黑人国务卿、前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共和党人科林·鲍威尔因新冠并发症去世,终年84岁。
2003年2月5日,鲍威尔因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拿出了一瓶装有白色粉末的试管,作为伊拉克搞大规模杀伤性化学武器的证据而名声大噪。这一造假事件后来被戏称为“洗衣粉事件”。鲍威尔也因此被外界不少人认定是好战分子。但纵观鲍威尔的政治生涯,就像美国媒体评论的那样,与同为军人出身的前国务卿蓬佩奥相比,鲍威尔才“更像是政治人士”。
鲍威尔是牙买加移民后代。他的父亲早年移民美国后曾当过种植园工人、大楼管理员、服装厂货运领班,他的母亲也在服装厂上班。他一家本来是民主党的支持者,但他的父亲1952年转为支持共和党的艾森豪威尔,这为鲍威尔日后成为共和党人埋下了伏笔。
美总统拜登就前国务卿鲍威尔逝世致哀。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鲍威尔1958年当了兵。先是在美国驻西德警卫部队服役,后来又到了越南,当过南越军队顾问、美军副营长、师作训科长,曾在1962年、1968年两次参加越南战争。随后他又在驻韩国美军当了一年营长。回国后,鲍威尔从五角大楼参谋逐渐升至国防部长助理、陆军部队司令部司令、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国务卿。
鲍威尔在里根、老布什、小布什三届总统任期内都深得重用。里根曾在给鲍威尔的一张贺卡中写到:“柯林,你说的一切都是对的。”
从履历上看,鲍威尔的政治生涯可以说是顺风顺水,鲍威尔在其自传《我的美国之路》前言中,也把自己的过往描述为“这是一个爱的故事”,小布什总统也赞扬鲍威尔是“一个美国英雄、一个美国榜样和一个伟大的美国故事。”
但其实从鲍威尔的父母到鲍威尔本人,都曾遭受诸多种族歧视。鲍威尔从军时,白人官兵与黑人官兵不可进同一所教堂,他当军官后也不能与白人在同一个餐厅用餐,结婚时也不能入住好的宾馆。虽然鲍威尔后来被包装成了美国有色人种的“美国梦”样板,但他曾经反思:“这个国家拒绝给予我们基本权利,还怎么让我们为它服务,为它而战?”
始终对“洗衣粉”事件耿耿于怀
进入决策层后的鲍威尔参与过许多美国重大军事决策。比如入侵格林纳达、空袭利比亚、制定“星球大战计划”、入侵巴拿马、海湾战争等等,特别是海湾战争后,鲍威尔被视为美国英雄。
2003年2月,鲍威尔曾在联合国安理会作证,举着一个试管称伊拉克正研制化学武器。同年3月,美英联军以此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但2003年2月5日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的“洗衣粉”事件给鲍威尔带来了污点。他拿着来历不明的试剂瓶声称:“萨达姆用这么一点炭疽就能造成数万人死亡”。
当时鲍威尔是小布什政府的国务卿。国务卿在美国政坛序列里是第四号人物,所以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鼓与呼是他的职责。但鲍威尔其实并非伊拉克战争的支持者。支持发动战争的是当时对美国决策真正有影响力的副总统切尼、总统国家安全助理赖斯、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新保守主义大将。
其中,切尼还算是鲍威尔的军方“伯乐”—正是切尼的推荐,鲍威尔才当上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或许就是这种错综复杂的权力架构带来的压力,迫使鲍威尔在安理会展示了伪造的证据。
从国务卿位置彻底退休后的鲍威尔,始终对此事耿耿于怀。他曾说,这是他“个人记录上的痛苦和污点”。2003年2月5日这一天,也像他的生日一样始终被牢记。
不过,鲍威尔始终没有清楚解释为什么会在安理会出示那么一份伪证。他后来抨击了当时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和驻伊大使保罗.布雷默在伊拉克采取的措施,暗示了被误导的可能性。
曾经猛烈抨击特朗普
相对而言,从政坛退出后的鲍威尔,倒是言语上放开了很多。2016年美国大选时,他支持的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而非同为共和党的特朗普。尽管有消息称,早在2014年,鲍威尔就对希拉里的“傲慢”颇为反感。
在2020年大选时,鲍威尔也没有投特朗普,他还公开指责特朗普“是美国民主的威胁”, “一直谎话连篇”。
鲍威尔此举让特朗普为此大发雷霆,并拿“洗衣粉”事件猛戳鲍威尔的痛处,在推特上说“鲍威尔是一个真正的死硬分子,他应该为我们卷入灾难性的中东战争而负责。”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逝世,白宫和国务院降半旗致哀。美国政界多名高官先后发声悼念。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
鲍威尔对华态度相对理性。在国务卿任期内,他多次表示美国不能把中国当敌人。退休后,他也曾多次表示中国发展是世界的机遇。2018年,81岁的鲍威尔在接受CNN采访时强烈抨击了特朗普的一系列对华政策,称“中国可不是敌人……你是可以和中方合作的,前提是必须要尊重他们,而不是通过威胁的方式。”对于中美贸易摩擦,鲍威尔表示,“这是我们任何人都不想见到的……我们应该对中国保持开放。”
鲍威尔在其自传的结束语中写道:“我找到了自己的哲学,虽然没有找到政治皈依。”创下最年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第一位黑人国务卿等若干美国政坛纪录的鲍威尔,最终也没有找到政治上的归属感。今天美国政坛上的活跃人物们,找到了吗?
特约撰稿人丨徐立凡
编辑丨迟道华
校对丨王心
当地时间10月18日上午,美国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去世,终年84岁。
鲍威尔的家人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声明称,鲍威尔是因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并发症去世的,此前他已经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我们失去了一位了不起的、充满爱心的丈夫、父亲、祖父。”声明称。
美国有线电视网(CNN)评价称,作为美国第一位黑人国务卿,鲍威尔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帮助塑造了美国的外交政策。他曾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成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的竞争者之一,至今仍然是美国历史上最受欢迎、最成功的黑人之一。
资料图:美国前国务鲍威尔。图/IC photo
BBC则评价称,鲍威尔的人生是一个“标志性的美国成功故事”,作为非裔移民后代,鲍威尔登上了美国军事、外交领域的最高职务,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第一位非裔国务卿。
35年的军人生涯
1937年4月5日,科林·鲍威尔出生于美国纽约,他的父母是来自牙买加的移民。1958年,鲍威尔在纽约城市学院获得地质学学士学位。
在校学习期间,鲍威尔就参加了后备军官训练队,毕业后被授予少尉军衔。此后,鲍威尔开始了35年的职业军人生涯,并一路升至四星上将。
1962年至1969年间,鲍威尔曾两次被派到越南参加战争。他后来在自传中称,越南战争一直是他的噩梦,他认为当时的领导是无效的。
越战之后,鲍威尔开始到五角大楼任职。1987年12月至1989年1月,鲍威尔出任里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成为美国第一位非裔国家安全顾问。
1989年10月至1993年9月,鲍威尔被乔治·布什总统任命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这是美国国防部最高军职。走马上任之时,鲍威尔年仅52岁,是美国最年轻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同时也是第一位出任这一职务的非裔美国人。
在此期间,鲍威尔参与了诸多著名的军事行动,包括1989年的巴拿马行动、1991年的海湾战争以及美国在索马里的人道主义干预。
CNN称,在海湾战争胜利后,鲍威尔的全国支持率飙升,他一度被认为是一个“国家英雄”。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他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成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纽约时报》称,在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之时,鲍威尔和时任国防部长切尼重塑了美国冷战后的军队,并为美国军事行动打上了鲜明的“鲍威尔主义”烙印,即拥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和广泛的公众支持,用果断的、压倒性的军事力量击败敌军。
鲍威尔2000年代之初在接受CNN采访时曾表示,“我喜欢军队的结构和纪律……穿上制服我感觉与众不同,其他时候我都没有这样的感觉”。
美国首位黑人国务卿
“鲍威尔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人。老布什政府内,他曾出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到小布什上任后,他又成为美国第一位非裔国务卿。”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刘卫东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事实上,从军队退役后的鲍威尔已经是美国最受欢迎的公众人物之一。1996年美国大选前,许多人认为鲍威尔应该会参加当年的大选。但他最终放弃参选,称对选举政治“缺乏热情”。
2000年的美国大选期间,鲍威尔再次被鼓励参选,但他转而公开支持小布什。据CNN报道,鲍威尔在当年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言称,小布什将“帮助弥合美国的种族分歧”。
随后,鲍威尔顺理成章进入小布什内阁,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国务卿。
刘卫东称,总的来说,鲍威尔是一个比较务实理性的外交官。“在小布什政府时期,新保守主义占据优势,当时的副总统切尼、防长拉姆斯菲尔德、副防长沃尔福威茨等人都是鹰派代表,非常好战。他们某种程度上‘绑架’了小布什,只有鲍威尔还相对理性,希望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框架内采取行动,只是他的意见最后未被采纳”。
事实上,鲍威尔出任国务卿的4年,正好是美国外交、军事最为动荡的一个时期。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之后,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开启了一场全球“反恐战争”。而作为美国最高外交官,鲍威尔的职责是协调美国和盟友的关系,以确保一个稳定的反恐联盟。
鲍威尔参与的另一项最广为人知的行动则是伊拉克战争。2003年2月,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表演讲,就美国出兵伊拉克的理由进行阐释。
他在演讲中提出了美国情报界所说的“证据”,即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发出警告称,“萨达姆·侯赛因(伊拉克第五任总统)拥有生化武器,并且有能力生产更多的生化武器”。
CNN称,这个演讲是鲍威尔职业生涯中一个难以抹去的“污点”。鲍威尔演讲六周后,美国在未获得联合国许可的情况下进攻了伊拉克。但是,战争结束后,美国经彻底搜查,并未发现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任何证据。
鲍威尔本人后来曾多次提到这次联合国演讲,称对此“很后悔”,而他当时的演讲“毫无疑问影响了公众舆论”。他在2012年的回忆录中曾这样说道,“这绝不是我的第一次失败,但这是我最重大的失败之一,也是影响最广泛的失败之一”。
中间派共和党人、实用主义者
2005年卸任国务卿之后,鲍威尔退出公众视野。之后,他加入了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Kleiner Perkins,出任战略顾问直至去世。
虽然鲍威尔此后并未出任公职,但他对于美国政治仍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路透社评价称,鲍威尔是一位中间派共和党人、一名实用主义者。
2008年美国大选前,作为共和党人的鲍威尔选择支持民主党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称奥巴马具有“鼓舞人心的能力”,是一位“变革性人物”。奥巴马在当年的大选中获胜,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总统。
2012年,鲍威尔继续支持奥巴马争取连任。到2016年,鲍威尔仍然支持了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而非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特朗普赢得大选后,鲍威尔仍多次公开谴责特朗普。
在2020年大选期间,鲍威尔公开支持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他当时表示,特朗普总统背离了宪法,“我今年肯定不会以任何形式支持特朗普总统”。在2021年1月初的国会山暴乱后,鲍威尔甚至表示,他不再认为自己是共和党人了。他对CNN表示,“我只是一个公民,只关注我的国家,不关心政党”。
刘卫东称,鲍威尔属于稳健派、建制派的代表,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曾多次公开批评特朗普,也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据《卫报》报道,美国前总统小布什18日在一份声明中称,鲍威尔“是一位伟大的公务人员”,“他非常受总统们的喜爱,因此两次获得了总统自由勋章。他在国内外都备受尊敬”。
鲍威尔和妻子阿尔玛·维维安·约翰逊于1962年结婚,两人育有1子2女。
新京报记者 谢莲
编辑 张磊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