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姓氏,麦氏

麦氏是一个古老姓氏,麦氏是岭南望族,麦姓人口到底有多少,历来为麦氏宗亲所关注。现今全国使用的姓氏1436个,王、李、张居前三位,麦氏居141位,在鲁、季、覃、毕姓之后,耿、舒、尚、聂、庄姓之前,占全国人口0.09629%。1996年全国12.24亿人折算,麦氏总人口为118万(不含港澳台及海外)。

麦姓广布岭南及海外,麦姓人口集中分布在广东番禺、东莞、深圳、清远、河源、中山、珠海、顺德、南海、三水、高明、四会,肇庆鼎湖、端州、高要、德庆,鹤山、新会、开平、台山、云浮、新兴、罗定、阳春、阳西、阳东、化州、高州、信宜、电白、吴川、廉江、遂溪、雷州(海康)、徐闻、饶平以及澳门、香港、海南、台湾、广西,另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河南、福建、江西等省也有零星分布,此外越南、新马泰、美国、加拿大等华人聚居区也有分布,麦姓是一个典型的岭南姓氏,大部分讲粤语(白话),少部分讲鹤佬话(闽南话、潮州话)、客家话。

我族之始祖,相传系出成汤姓子氏。西晋末年曲允丞相之后(新会宋代麦氏族谱记载),系浙江翁州府松阳县人。承扬子孙,俱擢任显官、而为公卿大夫、又为刺史守令等官职。绳绳相继、家兴赫奕。及逢南北变迁,五胡云扰,收拾儿孙二十四户往南越(现广东)保昌县(隋属始兴郡)立桑梓。至隋朝铁杖公,仕隋。智勇过人屡立战功,帝赐姓,本姓曲,去匊为麦,授封宿国公,光禄太夫。至辽东战役,为国捐躯。谕葬于南雄县百顺大水迳凤形山中。其婚配冯、伊氏(均一品夫人)、许氏、甘氏;生三子:孟才、仲才、季才。十三世祖志远公从百顺麦府迁往南雄珠玑古巷,妣竺氏,生二子:文富(迁居贵州);文贵落居南雄珠玑,葬于雄州水南麦屋岭(现雄州公园内),妣赵、陈氏(都一品夫人);生三子:昆璧、昆泰、三璧。长子生三儿:原鲁、原清、原道;次子生二儿:顺吉、原吉;三子生五子:必荣、必秀、必达、必端、必雄。麦必荣、麦必达兄弟陵墓位于广东省番禺市(今南沙区)黄阁镇,五子必雄有一脉居南雄城区,葬于南雄珠玑三驳桥巩埂蛇形。如今已有五十多世,约一百二十万人。所幸子孙繁衍昌盛,永发其祥。

古代名人:

折叠

古代

麦铁杖:名饶丰,号铁杖,父曾唯,母梁氏,广东省始兴人,生于公元558年。为隋朝出力,屡立战功,封官赐姓;封开府仪同三司、右柱国、迁右屯卫大将军,赐麦姓,曾任莱州刺史、汝南太守。大业八年(612年)三月战死于"辽东战役",追赠正一品光禄大夫,封宿国公,智勇武烈大将军,谥武烈,归葬家乡,葬于岭南南雄县百顺大水迳冲天凤山,墓碑刻上"隋宿国公麦铁杖之墓"等字样。

麦孟才:字智棱,麦铁杖之子,果烈有父风,帝以其死节将子,恩锡殊厚,拜武贲郎将。及江都之难,慨然有复仇志。与武牙郎将钱杰素交友,二人相谓曰:"事等世荷国恩,门著诚节。今贼臣杀逆,社稷沦亡,无节可纪,何面目视息世间哉!"乃流涕扼腕,相与谋于显福宫邀击宇文化及。事临发,陈籓之子谦知而告之,与其党沈光俱为化及所害,忠义之士哀焉光字总持,吴兴人也。父居道,仕陈为吏部侍郎。陈灭,徙家长安。皇太子勇引署学士。后为汉王谅府掾,谅败,除名。

折叠

近代

麦孟华(1875-1915)清末维新派。字孺博。广东顺德人。1888年入广州学堂。1891年入万木草堂,成为康有为的忠实弟子。1893年与康有为同科中举。1895年春与康有为、梁启超一起进京应试。梁、麦同寓,时常"相与规划救国政略,并助南海先生奔走国事"。将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受康有为嘱咐,鼓动在京各省举人上折拒和,参加"公车上书"。同年夏在康有为创办的《万国公报》任撰述和编辑。1897年与梁启超、汪康年等创不缠足会于上海,任董事,并为《时务报》等撰写文章,主张"尊君权,抑民权",意在变光绪帝为有绝对权力之皇帝。1898年春与梁启超等联合两广、云贵、川陕、浙江等省举人上书,反对租让旅大给俄国。同年3月参加康有为等创立的保国会。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协助梁启超创办《清议报》。次年代梁主持该报,撰写320余篇宣扬保皇的文章,提倡学习日本维新,增强国力以救亡。曾代理东京高等大同学校校长。义和团运动兴起时,诬蔑起义群众为乱民,支持"东南互保",号召南方督抚镇压义和团,起兵勤王,实行南北分治,要求各国合兵迎光绪复位。《辛丑条约》签订后,又为国权尽失、利源尽夺、无复和平、中国政府充当列强傀儡和奴隶,而感到忧愤不已。1902年任《新民丛报》撰述,1907年任政闻社常务员。1913年在康有为创办的《不忍》杂志任编辑。后充任冯国璋幕僚,"相与谋倒袁"。1915年2月25日死于上海。

麦国树(1699-1766),字柱臣,号拙轩,广东省吴川市麦屋大村人,生平好古敏术,潜修经典,博学多才,康熙五十四年中秀才,乾隆九年中甲子科十二名举人,恩赐翰林,翰林院供职; "钦点太史公麦国树任东宫教授,特敕东训" , 为十五皇子颙琰(嘉庆)老师。后乾隆恩准衣锦还乡,命高州府拨银建造大宗祠,御赐"耆年宿学"匾额。此匾现存麦氏大宗祠。

麦为仪字凤来,绰号劏狗六爹。广东省吴川市麦屋大村人,清乾隆岁贡生,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享年68岁。葬于麦屋村东的红口岭,至今坟墓墓碑尚存。

麦有金,外号乌石二(1765~1810年)广东省雷州府海康县乌石村人,因在家中排行第二,故人们都叫他"乌石二"。乾隆末年,他忍受不了豪门官府的欺压,与胞兄乌石大(麦有贵),弟乌石三(麦有芝)聚众起义,为穷苦老百姓打抱不平,赢得了人们的同情和支持。此后,部众也就越来越多了。当时,乌石二拥有的船只已多至二三百艘,人数也有七八千人,常在北部湾一带活动,统治阶级也闻"乌"色变,寝食不安。嘉庆年间,乌石二曾接受过安南国"宁海将军"的封号,并协助过安南王阮光平攻打农耐国。这是乌石二海上称雄以来进可以攻而退可以守的重要一着。因此,清兵连年东讨西剿,都消灭不了他。嘉庆十年(1805年),乌石二、郑一等船邦同广东提督孙全谋在雷州海面激战,清水师受挫,孙全谋因战败降职,两广总督那彦成被削职发落到伊犁。

乌石二是满清统治阶级的目中钉,他预先准备了"年号","官衔"、"大印"以及制作了署名的"约单",这些"约单"上使用的年号竟是"天运乙丑"(公元1805年,嘉庆十年)。他在气势磅礴的《蓝旗歌》中写道

:"蓝旗飘飘,好汉任招。海上天子,不怕清朝!"

嘉庆十五年(1810年),活动于粤东至珠江口外的郭学显、郑一嫂以及东海霸等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五色帮中仍然活动于广东沿海的就只有乌石二的蓝色帮。为彻底歼灭海上抗清力量,两广总督张百龄千方百计围剿乌石二的部众。他以红色帮叛徒张保仔劝降为计引诱乌石二的主力船队五十多艘驶入海康县的南渡河,然后密令水师兵分两路把乌石二的船队包围于海南的儋州洋面与雷州的双溪口。等到乌石二的队伍发觉中计时,清兵水陆合围之势已形成,乌石二率众抵抗,终战败被俘。乌石二被俘后一度绝食,清军无奈,将他押到琼州处死。

麦鹰扬(生卒年不详) 字资美。广东省鹤山市双合镇泗合村人。抗英名将麦廷章之父。乾隆丁未(公元1787年)武科进士赐探花及第,遂得"探花公"雅号。得乾隆信任,初委以皇宫护卫之职,后升为中军参将,兼理海坛左营游击,赴福建海疆镇守。善骑射,身先士卒,深得士兵爱戴。

麦廷章(?-1841),广东省鹤山市双合镇泗合村人。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将领行伍出身,历任把总、千总、守备、都司等职。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广东水师中任署提标左营游击。他参加了这年七月九龙的前哨战和九月的穿鼻洋之战,都表现得很英勇,击退了来犯的英舰,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战果。在道光二十一年二月(1841年2月)英舰大举进攻虎门的战役中,他协助水师提督关天培驻守靖远炮台,坚持到最后,壮烈牺牲。林则徐把他和关天培并称为"双忠"。

麦信坚(1865-1947),北洋政府官员。广东番禺人(现广州市黄埔区南湾村),字佐之。早年就读于香港师范学院及北洋医学堂学习,毕业后,在香港开了一间诊所。通英语。清光绪十四年(1888)任北洋医务局医官。后入李鸿章幕,充医官,曾随李游历欧美。二十七年任出使德国大臣二等参赞。次年回国,供职天津工程局。后为电车、电灯公司董事,保工局坐办,招商局及文报局总办。1914年至1916年任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长。

现代名人:

麦崇楷原广东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麦华三著名书法家,广东番禺人。17岁起从事教育工作,1938年任广州大学助教,1944年任讲师,1948年任副教授,1950年任广州茂生纪念学校校长,1961年执教于广州美术学院。生前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麦朝枢(1896-1973),字仲衡,广东台山人,国民党少将。民国21年(1932年)4月1日任上海市社会局局长,同年6月辞职。曾在第四军当过政治部主任。广州市南沙区东里村麦氏宗祠,有他的题字。

麦炳荣(1915-1984)粤剧小生。原名麦汉明,为人牛精,故又名牛荣。广东番禺人,后居香港,开山师传是自由钟(梁钟)。他最初在「人寿年」当手下,后来转投「觉先声」(薛觉先主理的粤剧团),由配角升包尾小生,再升二帮小武,三十年代初已渐露头角。

麦贤得:广东省饶平县汫洲镇人。1964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8月6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汕头水警区舰艇部队在福建东山岛以东海区与国民党海军剑门、章江号军舰展开激烈战斗。战斗中,他所在的611号护卫艇机舱中弹,3部主机受损,机电兵均负伤。他前额被弹片击中,脑组织外露,失去知觉。艇舱开始渗水,情况危急。他苏醒后挣脱救护他的战友,凭着坚强的战斗意识,忍受剧痛,以惊人的毅力,回到机器旁继续坚守战位,与战友们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管道、阀门、开关和接头,及时排除故障,保证了轮机的正常运转,坚守战位3小时,直到战斗胜利。战后,荣立一等功。1966年2月4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同年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1987年7月出席全军英雄模范代表会议。1988年授予海军上校军衔,后任海军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

麦长青,主要指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电视剧演员--麦长青(Makbau Cheung Ching Mak)别号麦包。 其代表作有《爸爸闭翳》、《建筑有情天》、《与敌同行》等。

麦教猛,男,汉族,1966年6月出生,广东雷州人,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1986年12月入党,1988年7月参加工作,先在其家乡政府部门工作和任职,后到湛江市委办任职,1997年11月至2007年1月,麦教猛在湛江市赤坎区任职,历任该区代区长、区长、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2007年1月后,麦教猛担任湛江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分管外经贸、外事、侨务、对台、旅游、信息产业等工作;2008年12月,麦教猛升任湛江市委常委、秘书长;2011年11月,任湛江市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2011年12月后,其任湛江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湛江市社会工作委员会主任;2013年4月后,麦教猛赴惠州工作,任惠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副市长、代市长、党组书记。现任中共任惠州市委副书记,惠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麦东生广东省吴川市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976年9月参加工作,197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吴川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麦嘉原名麦嘉尚,香港艺人。麦嘉1944年2月29日生于中国广东省台山,是香港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编剧、制片人,擅长拍摄喜剧,其光头形象深入民心。麦嘉1982年主演了《最佳拍档》一片,获得了成功,与洪金宝同时获得了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成为金像奖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双胞影帝。麦嘉在香港演艺界有"光头佬"、"光头神探"之称。

麦当雄生于1949年,香港电视、电影制作人,金马奖最佳导演,前丽的电视监制。中学毕业后参加电视艺员训练班,之后转投幕后。1974年在丽的电视开拍《十大奇案》,取得佳绩。之后开拍《大丈夫》、《大白鲨》、《鳄鱼泪》等电视剧,后升任丽的电视制作总监,主政丽的电视剧制作,在70年代未与无线电视展开收视大战,曾一度以大地恩情取得胜果;而当时其他创作如《天蚕变》、《浮生六劫》等亦成为日后的丽的电视经典。1980年代初丽的电视卖盘,麦当雄转投电影。首部监制电影靓妹仔便取得佳绩。麦当雄多数以监制身份主导其电影创作,只有省港旗兵及其续集是由麦当雄亲自导演。麦当雄电影作品多以社会写实为题,因此有人称其电影为"男盗女娼"。但相对不少同时期的港产片,麦当雄作品大部分属于编剧严谨、制作认真之作。当中跛豪曾获得第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编剧。省港旗兵曾为麦当雄获得金马奖最佳导演,亦在2005年被选为百年内最佳一百部华语电影的第六名。1997年以后麦当雄淡出电影制作。麦当雄有一弟麦当杰亦为电影导演,经常为麦当雄执导。自丽的时代起麦当雄即与萧若元合作,麦氏众多作品不少由萧若元参与编剧。

麦玉清,广东省顺德市杏坛镇麦村人,著名粤剧花旦,国家一级演员,广东粤剧院二团团长、领衔主演,擅长闺门旦、青衣行当。麦玉清自幼酷爱粤剧,她的父母亲都是粤剧迷,受到家庭的艺术熏陶,三岁便大胆登台演唱粤曲,十三岁考进江门市粤剧团当学员,师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郑培英。由于聪敏和刻苦用功,在艺术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麦宝婵(Bow Sim Mark),祖籍广东,现居美国,中国武术研究院,麦宝婵太极协会创始人,著名武术家,现代武术教练,国际动作巨星甄子丹之母。麦女士成为美国第一位现代武术教练。 她的学生总是在美国选手中名列前茅。 她将一位叫做Nick Gracenin的眼睛散光的黑带选手培养成为美国最光荣的国际选手。 她的儿子, 甄子丹, 领衔主演许多香港电影和电视片集。 她13岁的女儿甄子菁, 已经在国内比赛中获得了银牌和铜牌。

麦子善(Marco Mak) 素有香港金牌剪辑师之称,早年替徐克贡献了无数剪辑佳片,在尝试制片、副导演各种工作后,2000年正式转做导演,并以警匪片和黑道题材著称。与王晶合作的《黑白森林》使其真正由剪辑师转变为著名导演,代表作品 《黄飞鸿》和《野兽刑警》。

麦家琪 1975年8月1日出生于香港,香港演员,麦家琪入行前是位模特儿,1994年,参演喜剧片《男儿当入樽》出道;1997年,参演喜剧片《超级无敌追女仔》;2001年,主演了喜剧爱情片《有情饮水饱》,9月,获得《写我情真》之"眼中最具魅力女主角"奖;2000年,主演了古装武侠剧《小宝与康熙》,该剧获2008剧变中国30年经典剧目;2002年,主演了以璩美凤事件为蓝本的电影《偷窥无罪》;2004年,参演了奇幻爱情剧《我和僵尸有个约会Ⅲ》;2012年,参演了都市情感时尚剧《亲爱的,回家》。

麦美玲 广东鹤山人,CBA明星易建联之母,和丈夫易景流在年轻的时候两人都是广东队手球选手。

麦齐光1950年出生,毕业于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持有工程学士学位和理科硕士学位。于1973年加入香港政府,2012年6月,被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局长。

麦飞鸿香港电影动作指导,参与制作过的电影:八百罗汉 (1985),天地玄门 (1990) 。

麦明诗(Louisa Mak)1992年出生,中学毕业于香港名校,自幼学习芭蕾舞,2014年在剑桥大学法律系毕业。2015年8月30日,麦明诗荣获2015年香港小姐冠军,同时夺得最上镜小姐奖,成为双料冠军。

麦家,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1981年考入军校,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和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现任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是首位被英国"企鹅经典文库"收录作品的中国当代作家

麦英豪,1929年7月生,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博物馆名誉馆长。[1]

麦小舟,广东高明人,196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共广东斗门县委书记。他有工农兵学商,以及从为官到从事文化研究这样一段传奇的经历,有"才子书记","南国奇人"这样的一些美誉,他的主要著作有《诗词三部曲》、《再生的老子》、《老子的再生--正本清源道德经》等。被誉为我国古典诗词现代化的先行者和奠基人,是古今中外读懂《道德经》的第一人。这样的一个称号可以说是非常高了。2010年入选"新中国(建国60年)影响广东100位贡献人物",并被誉为"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布道者'"。

麦玲玲,香港堪舆学家,著有《麦玲玲2010虎年运程》、《缘来有理》、《缘来有机》等

祝福麦氏家族永远繁荣昌盛

捧红周星驰后,他被骂了30年

港片之死,从他开始。

最近,古天乐、张智霖主演的《反贪风暴5》上映了。

作为“反贪”系列的最终章,吸引了无数影迷前往观看,在票房表现上足够优秀(截至发稿前,票房已超3亿)。

图 | 源于《反贪风暴5》海报

但口碑,还是一如既往难称满意。

很多人都只是冲着情怀而去,冲着自己记忆里的“港片时代”而去。

而结果,往往就是带来又一轮的唏嘘、感叹,乃至失望。

人们又一次感叹“港片已死”,又一次怀念起港片江湖。

纵观近年来的港片,大多都被人们打上了“贩卖情怀”、“剧情老套”的标签。

不怪人们太苛刻,只怪从前的港片太经典。

上世纪中后期,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英雄本色》、《纵横四海》、《警察故事》、《倩女幽魂》、《霸王别姬》……一部部经典港片,不知陪伴了多少人的青春年月。

图 | 《英雄本色》《纵横四海》 《警察故事》《倩女幽魂》《霸王别姬》

到了近20年来,曾经享誉全球的“东方好莱坞”,却在人们日复一日的叹息声中,慢慢地没落了。

当然,这也并非无迹可寻。

早在“港片已死”的声音出现之前,有一种电影便早已宣告消亡了。

这种电影,叫“赌片”。

众所周知,上世纪的港片有三大法宝:一个是以李小龙、成龙为代表的功夫片,一个是以林正英为核心的僵尸片,还有一个,就是赌片。

周润发的赌神、刘德华的赌侠、周星驰的赌圣……个个都是电影史上绕不过的经典形象。

图 | 由左至右,分别是赌神、赌侠、赌圣

从1989年的《赌神》,赌片第一次登顶香港年度票房榜单,到1999年的《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赌片最后一次进入香港年度票房榜单,刚好10年。

这10年,基本就囊括了赌片的所有起落沉浮,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转折与蜕变。

图 | 1989年的《赌神》,开启了香港电影的“赌片时代”。

任何事物的兴起,都离不开时代的助力。

赌片也不例外。

上世纪70年代,香港工商业发展迅速,一方面推动了经济发展,一方面也进一步扩大了香港的贫富差距。

图 | 九龙城寨,彼时香港最大的贫民窟,也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于1993年被拆除。

在此之前,不少港人虽然生活窘迫,但内心还是较为平和的,大都安分守己、蔑视赌博。

可是随着炒股、六合彩、赛马等活动的兴起,眼看着身边一部分人借此一夜暴富,很多人就沉不住气了。

越来越多的底层百姓,开始寄希望于“暴富”,而赌博,也就成了他们最无法抗拒的诱惑。

那个年代,香港闹市的一些街道上,麻将馆的招牌几乎随处可见。

图 | 作为国粹,麻将本是古人发明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却在历史的沿袭中,被后人绑上了赌博的“贼船”。今天,当有人用麻将作赌具的时候,其罪责,当不在麻将。

香港的电影人当然不会忽略这一点,赌片也就应运而生。

早期的赌片,还是以揭露赌局骗术、批判赌博为主,属于“戒赌”片。

如1972年的《吉祥赌坊》,作为赌片开山之作,它延续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港片的警示传统,票房倒也不错,但大部分人都只是图个新鲜,并不怎么在意其中的内涵。

1974年许冠文执导的《鬼马双星》中的一句台词“新界的牛也勤力吧,又不见它们发达”,无疑说出了当时许多人的心声。

待到1976年,一部《赌王大骗局》则为往后的所有赌片,打下了基础。

诸如听骰子识点数、超强记忆力、换牌等等经典招术,都被后来的赌片不断复刻。

但这种现实题材的赌片,在浮躁的社会风气面前,很快便失去了关注。

图 | 1976年,程刚导演的《赌王大骗局》,是第一部以现代社会为背景的赌片,其中的赌术、千术设定,为后来的所有赌片奠定了基础,故而被称作“赌片起源之作”。

在往后的10多年里,赌片电影基本处于小打小闹状态。

反而是TVB在80年代推出的的两部赌片电视剧《千王之王》、《千王群英会》,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段空白。

图 | 1980年,王天林监制、王晶编剧的《千王之王》收视火爆,捧红了任达华,也让谢贤从此成为“四哥”。

图 | 1981年,TVB趁热打铁推出了《千王群英会》,请来了周润发演男二号,王天林还特意拉了一把杜琪峰,手把手把他带了出来。这部剧也是刘德华、梁家辉人生第一次出现在电视荧幕上,那时他们都还只是个小透明。

一直到1989年,一个叫王晶的胖子站了起来。

那一年,王晶先后拍了两部赌片:《至尊无上》和《赌神》。前者更像是黑帮片,后者则成就了香港赌片的巅峰。

在《赌神》中,王晶巧妙地将当时最流行的功夫、喜剧、动作、黑帮等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一下子点燃了人们的观影热情,也引领了香港电影的一个时代。

大背头、黑风衣、巧克力……无论过去多少年,周润发的“赌神形象”始终无人可以超越。

图 | 1989年《赌神》上映,一举成为当年的香港票房冠军。主演阵容包括周润发、刘德华、王祖贤、张敏,堪称王炸。

在娱乐性之外,影片对人性也有一定的反思和挖掘。

王晶曾这样总结高进的悲剧性:“他最后打败了所有人,但能失去的也都失去了。”

随着《赌神》一炮而红,赌片终于迎来了它的爆发期。

1990年的香港票房排行榜,冠亚军分属《赌圣》和《赌侠》。

前者是“无厘头先锋”刘镇伟见《赌神》成功之后,趁热打铁跟风推出的作品,还拉来了当时还在演配角的周星驰,没想到就此让“星仔”变成了“星爷”;

后者则是王晶看《赌圣》大火之后,赶紧把正当红的周星驰抢了过来,与刘德华组成“双男主”,并在影片末尾特意安排了一个“赌圣与赌侠齐声唤赌神为师”的情节。

王晶大概是想以此力证,自己才是“赌片之父”。

图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赌片成就了周星驰,或者说,是王晶成就了周星驰。在那个年代,赌片市场近两亿的票房都来自周润发、周星驰和刘德华,而其中一个亿都来自周星驰。

再往后,市场上也紧跟着出现了很多稂莠不齐的模仿作品。

《赌霸》、《赌王》、《赌尊》、《赌魔》、《赌煞》……但凡与“赌”有关的词,基本都被用了个遍。

但在票房表现上,都与王晶的作品相去甚远。

毫不夸张地说,王晶确实是把赌片拍得最成功的那个人。

如1994年的《赌神2》,尽管影片本质上仍是对过往赌片的自我重复,但丝毫不妨碍人们的观影热情,也使它一举打破历史纪录,成为了第一部突破5000万票房的香港电影。

邱淑贞饰演的海棠,更是时隔多年仍为人津津乐道。

但这,几乎便是赌片最后的荣光了。

图 | 1994年的《赌神2》,影片本质上并无太大突破,但邱淑贞咬牌这一情节,成为了无数观众心中的经典画面。

前面说过,赌片的兴起是时代所趋。

同理,赌片的没落,也是时代蜕变的结果。

王晶的赌片之所以能火,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赢在了“娱乐性”。

无论周润发、周星驰,还是刘德华,在王晶的电影里,赌徒的形象都被无限拔高,乃至神化。

在“人人都想靠赌一夜暴富”的年代,这当然是一种再精明不过的做法。

哪怕业内不乏指责之声,王晶也依然赚得盆满钵满。

图 | 那时候,香港还名列“亚洲四小龙”,经济一飞冲天,港人普遍自信、乐观。王晶“英雄主义”式的赌片,恰好迎合了当时香港的社会氛围。

人们在那紧张刺激又不失诙谐幽默的赌片宇宙里,得到了情绪的释放与狂欢。

但那之后呢?喧闹过后,一无所有。

赌博,终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东西。

从职业赌徒被神化那一刻开始,赌片的衰落便已经注定了。

图 | 麦子善执导,吴镇宇、关秀媚主演的《一个烂赌的传说》,早已揭露了赌博的本质。比起一夜暴富,更多的是一败涂地。

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香港经济大幅衰退,股市低迷。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因炒股、赌马、赌球欠下巨债,最终跳楼自杀……

种种悲剧,无不令人扼腕。

“英雄主义”这条路,没法再走了。

于是,赌片迎来了一个“自省阶段”,又一次回到了“现实”。

就连王晶,都放弃了以往大获成功的赌片套路,走起了写实路线。

从《赌神3》到《赌圣3》,赌徒们不再有特异功能,不再有神奇莫测的赌术,个个最终也都只落得个凄凉下场……

图 | 2000年上映的《赌圣3》,堪称全员悲剧。舒淇扮演的苦儿被侮辱,王晶扮演的罗四海惨死厕所,许绍雄扮演的阿鸡被逼跳楼,张家辉扮演的主角无名都瞎了……

于赌片而言,这像是一场轮回。前辈们走过的路,王晶他们后来又走了回去。

结果,没有丝毫变化——写实的赌片,激不起半点水花,票房惨淡。

不同的是,从前的人们,是不在乎,所以不想去看;

而后来的人们,则是早已深有体会,所以不必去看。

1999年,不死心的王晶又找来周星驰,想要再造赌片神话。

但最终,周星驰只在剧组待了6天,实在无法忍受粗制滥造的剧本,拂袖而去,两人从此再无往来。

这部电影,叫《千王之王2000》,最后一部纯粹的赌片。

图 | 在拍《千王之王2000》时,王晶不惜以每天150万港币以上的片酬请来周星驰。双方不欢而散后,王晶曾吐槽周星驰“不适合和别人合作”。

说到底,赌片就是香港电影给当时的人们,营造出来的一场春梦。

梦醒后,哪里有什么赌神、赌圣,全都只是赌鬼。

当人们清醒了,赌片自然也就到了退场的时候。

哪怕自2014年起,王晶拉来了周润发、刘德华等人,以一年一部的速度,先后推出了《澳门风云》三部曲,也无力回天。

三部电影,票房一部比一部高,口碑却一部比一部差。

有评论称:“《澳门风云》充满了隔夜饭的味道。”

人们对于赌片的最后一丝情怀,终于也被榨干了。

图 | 《澳门风云》三部曲,没能拯救赌片,反而耗光了人们的所有期待。曾经缔造了赌片神话、捧红了周星驰的王晶,也一次又一次被人拉出来反复嘲讽。

当人们还在吐槽“港片已死”的时候,赌片,早就死了。

这是一种必然。

一方面,是社会对于赌博的认知,从狂热回归到了理智。

赌博,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欲望。赌性,亦是人性。

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就有了赌博的历史。

夏朝有“六博棋”;公元前3000年,印度就已经玩起了骰子;古希腊人斗鸡、古罗马人斗兽……

还有类似“抽签”、“抓阄”、“猜丁壳”等等行为,本质上与赌博无异,都是拼运气。

运气好,你赢了,自然身心愉悦;运气不好,你输了,那就不服再来……

图 | 《赌圣》

事实上,在生产资料匮乏的远古时期,生存本身就是一场赌博。

寻找水源、采摘果实、狩猎动物、部落迁徙……每一样,都是稍有不慎便要赔上性命的豪赌。

所以对赌博的偏爱,其实早早就刻在了人类的基因里——不敢赌的,活不下去;太冒险的,也死得早。

人类的文明之路,实则亦是一种赌博的艺术。

幸运的是,在漫长的文明演进里,我们早已远离了那种搏命般的生存环境,更多是靠劳动、技术与合作。

所以今天,赌博已经从一种生存的本能,变成了一种人性的欲望。

赌徒从中得到爽感,得到刺激,亦从中得到毁灭。

这也是为什么世界赌城拉斯维加斯的另一个名字,叫“死亡之城”。

从前的香港赌片之所以能风靡一时,正是因为它迎合了当时人们的狂热。

但随着时代动荡、经济低迷,越来越多的悲剧让人看清了现实——寄希望于一夜暴富,最多也只能是黄粱一梦。

所以无论是王晶的“英雄”式赌片,还是嘲讽“病态赌徒”的警示片,都已无法得到更多的关注。

这背后折射出来的,其实是人们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变。

再从另一方面来说,自香港回归之后,广阔的内地市场,吸引了无数香港艺人、导演转战内地,其中就包括了四大天王、周星驰、周润发、成龙等等。

大量人才流出,老一辈艺人先后老去,新人又挑不起大梁,香港电影江河日下,也就成了必然。

图12|Alain Le Garsmeur ©

随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安居乐业的人们,更有底气、也更愿意去脚踏实地。

曾经见证了港片巅峰期的港产赌片,早就走到了尽头。

那些曾经在经济转型时期诞生的暴富神话,也逐渐被人淡忘。

于影视行业而言,也许有些唏嘘;但于社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因为真正能推动社会发展的,从来不是所谓的赌神、赌圣,而是每一个平凡而又踏实的普通人。

点个赞,为这个时代,也为每一个踏实、努力的普通人。

图|董舒子 ©

参考资料:

1、凤凰网《赌片风云》

2、国家人文历史《怪力乱神还是娱乐闹剧:那些年,发哥演过的赌片没那么简单》

3、腾讯网《港产赌片风云史 三十年兴衰浮浮沉沉》

4、香港票房排行榜(1969~2019)

5、知乎 #香港赌片的前世今生#

6、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赌片的没落,终究是社会进步所致》

7、朱蕾《赌博的历史》

(史上最全)两百多家香港电影公司Logo全集锦(114-128)

(本次按公司名称首字母排序,以后会出更加详细的按成立时间排序版)

——————————————————————————————————————

114.1981年麦当雄成立麦当雄制作有限公司,公司首部作品为《靓妹仔》,便一举帮助林碧琪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年轻女影后。

麦当雄制作的电影主要以黑帮片为主,《江湖情》、《英雄好汉》就是出自这家公司,而且麦当雄还有相当多经典的传记黑帮片,《跛豪》、《岁月风云之上海皇帝》都是传记类型片的典范。

麦氏班底大都来自以前丽的电视部下,由于麦当雄喜欢居于幕后掌握全局,很多班底到最后能够独挡一面。如协助向华胜、向华强将九十年代永盛电影推向顶峰的萧若元,和刘德华自组天幕电影制作公司的黎大炜,和吴宇森自组新里程电影有限公司的张家振,和刘伟强、王晶成立最佳拍档电影公司,制作古惑仔系列的文隽,以及后来成为TVB宫斗女主角,此时还未完全进化的乐易玲。

115.1989 孙敬安成立金安电影公司,公司创业作为《乌鼠机密档案》,后又在1993年改组为马天尼电影公司。

90年代,他看到“奇案电影”的市场前景,于是趁势成立马天尼电影公司,将导演邓衍成、黎继明,以及钟淑慧、吴岱融、吴毅将、何家驹等演员招致麾下,并开始效仿李修贤的“万能”专门投资犯罪题材cult片,《孽杀》、《弱杀》、《替天行道之弑兄》、《借种》都是这批cult片中的代表作,其中与李修贤班底合作的《乌鼠机密档案》更是“典中典”。

1997年,“马天尼”推出叶芳华领衔主演的《十五亿杀人网络》,尝试赴国外(印尼)取景拍摄,但却遇上港片市道不景气以致票房失利,此后孙敬安开始减少电影投资,后来慢慢退出电影行业。

116.70年代中期,成龙遇到了导演罗维。罗维一开始是“嘉禾”的签约导演,他为李小龙拍出了《唐山大兄》、《精武门》之后,便离开了“嘉禾”,在1974年成立了自己的罗维影业。

1976年,罗维将“陈元楼”签入旗下,并为其改名“成龙”,寓意其能“成为第二个李小龙”。

70年代中后期,成龙在罗维的力捧之下,相继拍摄了《新精武门》、《风雨双流星》、《少林木人巷》、《飞渡卷云山》、《蛇鹤八步》、《剑花烟雨江南》等作品,可是直至袁和平借用成龙拍摄《蛇形刁手》、《醉拳》后,成龙才开始大火。

117.龙影制作公司在1989年成立,创业作就是投资的电影电影《我在江湖》,仅此一部。该片由万梓良、柯俊雄、吴佳丽、成奎安等主演。

118.1984 年,台湾八大片商之一的王应祥,成立龙祥影业(香港)有限公司 (曾用名上铭有限公司),公司创业作为《异乡故事》,主要是投资香港电影,然后优先获得发行版权,再去台湾放映。后期曾资助刘德华的天幕制作和王晶的晶艺电影公司。

由于有投资入股,也会引入台湾的演员和影视工作人员,客观上也为台湾本土创作积累了人才。

119.1999 年英皇集团行政总裁利雅博成立领先电影制作有限公司,但是仅出品了一部《雏妓》后,就没有了后续。

120.1952年黄卓汉成立岭光影业公司, 1959年开始摄制影片,是六十年代一间比较重要的粤语电影公司,其制作重点为社会写实喜剧。

1967年,黄卓汉将在香港的岭光影业公司改名为第一影业机构,转而开拓台湾市场,地点设在台北市西门町武昌街,以在台湾拍摄“国语片”为主。

121.2011年,梁咏琪成立自己的经纪和制作公司——Gmajor娱乐有限公司,对接自己的电影业务,但暂未有独立制作的作品。

122.1999年,著名导演、制片伍健雄成立了自己的老友记电影创作室,公司创业作为《刀手》,

123.1989年袁金伦、张锡钜成立浚昇影业,14K元老鸠dee(原名黄展亿)也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之一,公司成立后的第一部影视作品是1989年上映,由刘德华、陈惠敏、温碧霞主演的《同根生》。

1993年时,浚昇电影公司出品了10部电影,其中最出名的则是周星驰主演的《一本漫画闯天涯》和《新精武门1991》。

124.1991年,事业顺风顺水的王晶,产生了成立电影公司、独立发展事业的想法。于是在这一年,王晶创办了自己的晶艺电影事业有限公司,还拍摄了创业作,由叶子楣主演,跟风《跛豪》的《夜生活女王霞姐传奇 》。

之前在邵氏、永盛等大公司拍不了的题材,再加上香港在1988年11月10日正式实行分级制度,王晶终于可以自己拍自己一直想拍而拍不了的题材,以后陆续出品了《伊波拉病毒》、《强×》系列、《赤裸特工》等三级片经典。

按照王晶自己的说法,“香港影视当时那么低迷,有工开大家才有饭吃”。

素有香港金牌剪辑师、徐克御用剪辑师之称的麦子善考虑转型后,与王晶合作的《黑白森林》,使其真正由剪辑师转变为著名导演。

2002年又成立了自己的惊喜创作室,创业作是表现不俗的《Office有鬼》,可惜工作室仅出品了一部作品后就没有后续。

126.1985年,在港台电影圈有有“十顶全能“之称的,黄卓汉的儿子黄海,成立自己的金韵电影有限公司(曾用名励连有限公司),公司开篇之作是《国父孙中山与开国英雄》。

后期较著名的作品还有《猛鬼大厦》 1989,《红玫瑰白玫瑰》 1994。

127.1971年,胡金铨的《侠女》最终获得了1975年戛纳电影节的技术大奖,为胡金铨带来了国际声誉。

但联邦电影公司老板为了让该片在影院上映而删减了一个多小时的镜头,胡金铨于是离开联邦自组金铨影业公司,开拍《空山灵雨》,后夭折。1972年,工作室与嘉禾公司合拍《迎春阁之风波》及《忠烈图》两部影片。

128.1992年原本主要在电影发行领域的李国兴、唐庆枝,成立金马娱乐有限公司,进一步进军上游拍摄业务。

公司开业之作为《石头记》,后还参与制作了《中南海保镖》1994,《南洋十大邪术 》1995,《人肉叉烧包Ⅱ天诛地灭》1998 等经典作品。

1993年公司资源并入美亚娱乐,并整体在港股上市。

———————————————————————————————————————

每天更新干货内容,文章原创、资料搜集不易,承爱打赏点赞收藏关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