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迈出了彻底退出房地产领域的关键性一步——剥离旗下地产业务的最主要平台鲁能集团。鲁能集团8月10日在官网宣布,根据国资国企改革有关部署,国家电网公司持有的鲁能集团(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将整体转划至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绿发)。
上述公告还称,中国绿发是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参股投资的股权多元化中央企业,划转后,中国绿发注册资本金拟调增至400亿元。根据鲁能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天津广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宇发展,000537)公告,本次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后,国家电网对中国绿发仍持股30%,中国诚通和国新控股分别持股40%、30%。
实际上,中国绿发是一家专门为国家电网剥离鲁能而“诞生”的公司。从一系列迹象看来,至少在7月初,剥离鲁能的具体路径已经确定。
天眼查资料显示,中国绿发的原名或者说前身是中国智能物流包装有限公司(1988年成立),今年7月2日,企业法人中国包装有限责任公司退出、新增中国诚通为企业法人;7月7日,企业名称由“中国智能物流包装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8月3日,该公司新增房地产开发、酒店管理、物业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新能源技术开发等经营范围。上述新增经营领域正是鲁能集团的主要业务领域。此外,鲁能公告中称,中国绿发“以绿色能源、幸福产业、绿色地产和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展方向”。而这些,正是自我定位为“绿色地产和绿色能源发展商”的鲁能集团近年来频频在公开场合提及的战略构想。
中国诚通的出现并不意外,这由其在国有资本运营中的特殊角色决定:中国诚通曾以托管和国有产权划转等方式,重组整合了中国寰岛集团、中国唱片总公司、中国国际企业合作公司、华诚投资管理公司、中国包装总公司、中商企业集团公司等中央企业和普天集团8家企业、中冶纸业公司、中钢炉料资产包等多家中央企业子企业。2016年,受国务院国资委委托,参与了中石化国勘公司多元化改造,托管了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参股了国源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鲁能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债券年度报告 (2019年) 显示,鲁能集团2019年末净资产435.48亿元,营业收入331.90亿元,净利润47.48亿元。官网资料显示,该公司绿色地产布局全国23个省市区,累计开发建筑面积1300万平米。清洁能源布局国内12个资源富集省份,总建成、投产容量255万千瓦,累计发电157亿千瓦时。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在业内看来,鲁能土储规模庞大,资源雄厚,虽不属于头部房企,但一直是潜在的“巨无霸”。鲁能还是国资委直属的21家持有房地产“牌照”的央企之一。2010年,为规范央企大规模进军房地产业的现象,国资委发布“退房令”,要求央企全面退出房地产,仅保留16家央企的房地产主业资质。此年,又有5家央企获准保留这一资质,鲁能即在此列。
可作为比较的是,审计报告显示,2019年,国家电网实现利润579.3亿元。由此看来,鲁能集团实属国网40家直属单位中赚钱能力最强的公司之一。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和政策性降电费影响,国家电网的净利同比下滑八成。在经营形势尤为严峻的当下,为何要剥离鲁能?
这要从更早之前的“主辅分离”说起。“主辅分离”,是从2002年电改开始就确立的电力工业改革目标。2002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确定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主多分离、输配分开的改革方向。按照“主辅分离”精神,国家电网理应剥离所有非电网资产,其中包括从事电力设计、设备制造、电力建造等业务的二级单位。之所以要这么做,是为了厘清电网的真实运行成本,在此基础上推动电力市场化。然而,2002年电改在迈出“厂网分开”的第一步之后,后续的“主辅分离”几度搁浅。2015年3月启动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延续了此前的思路,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电力技术特性定位电网企业功能,“继续完善主辅分离”。
国家电网旗下历史渊源颇为复杂、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全资子公司鲁能集团即为辅业之一。鲁能集团的前身可追溯到国家电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下属“三产多经”企业(电力行业内部对第三产业和多种经营公司的通称),曾为职工持股的集体企业。电网公司下属的集体企业,属于特殊历史时期下的产物。改革开放后,安置电力系统无业职工家属、待业职工子女和分流富余职工等现实需求,催生出大批集体所有制企业。国网系统的集体企业主要围绕电网主业,业务包括电网建造、电工设备制造、电力设计,甚至房地产、物业等等相关辅业,其中以电网建设(包括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和电工产品制造份额最大。历经多次改制后,鲁能集团于2002年12月正式成立。
多年来,因牵涉面广和复杂的历史背景,主辅分离一直属于电力行业敏感话题之一。
2019年8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反馈巡视情况》,其中提到,巡视中发现“贯彻国家发展战略、坚守主责主业不够有力”,要求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国企改革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
此后,“有序退出传统装备制造、房地产、宾馆酒店等业务”被列为国家电网2020年改革攻坚重点工作之一。今年3月,国家电网罕见就主辅分离公开表态:下决心退出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务。这一表述出现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3月22日公布的《中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下称《通报》)中。
国家电网公司在《通报》中作出承诺,“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坚守电网主责主业,下决心退出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务,坚决按期完成深化集体企业改革任务。”此外,“公司集体企业深化改革实施方案获国资委批复,制定工作意见加强对各单位工作指导,确保2020年6月全部完成。加强对宾馆酒店改革督办整改,积极研究市场化宾馆酒店改革模式。截至2019年底,33家未完成改革脱离的宾馆酒店中,12家已完成关闭撤销或脱离,其他21家正加快推进整改。公司培训疗养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已报送国资委,做好改革前准备工作,待方案批复后全面实施改革工作。”
除鲁能外,国网旗下其他房地产资产也在剥离中。
7月14日,据山东产权交易中心信息,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所属的临沂电力实业有限公司拟转让临沂桃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及1.1亿元债权,转让底价1.96亿元。7月27日,北京产权交易所预披露信息显示,国家电网间接全资子公司四川科锐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拟转让四川金沙阳光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及相关债权。
值得注意的是,退出房地产业务,并非国家电网公司的一家之举。“退房令”下,近年来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转让的地产项目明显增多。
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后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国家电网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中国最大电网企业。其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供电服务人口超过11亿人,资产总额3.93万亿元。2020年,国家电网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3位。除了国内电网业务、海外电网投资之外,国家电网还广泛涉猎电工装备制造、信息通信与电子商务、工程总承包等产业板块,并接近集齐金融全牌照。
责任编辑:李跃群
3月2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对国家电网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其中称,国家电网下决心退出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务。目前,集体企业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已获国资委批复,确保2020年6月全部完成。要加强对宾馆酒店改革督办整改,积极研究市场化宾馆酒店改革模式。
天眼查数据显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注册资本829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输电、供电、与电力供应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电力生产调度信息通信、咨询服务等,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资持股。
此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共有多家对外投资企业,鲁能集团有限公司为其中之一,国家电网持有其100%的股份。天眼查数据显示,鲁能集团成立于2002年12月,注册资本200亿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投资于房地产业、清洁能源、制造业、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综合技术服务业、旅游景区管理业、电力生产业、建筑业等。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长期以来,国家电网旗下的房地产业务由鲁能集团具体运作,核心业务聚焦地产、能源两大板块。按照这一表态,鲁能将可能全面退出房地产业务。早在上世纪90年代,鲁能就开始从事房地产开发工作,是我国最早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之一。目前,鲁能旗下的房地产业务主要分布在山东、海南、北京、重庆等地。其中,这些业务大部分为集团直接运营,也有一小部分被注入上市平台广宇发展。2019年,广宇发展实现营收230亿元,同比下降15%。
按照天风证券在2017年的估算,鲁能旗下未注入上市公司部分的房地产业务体量超2000万方,货值超4000亿。在业内看来,鲁能土储规模庞大,资源雄厚,虽不属于头部房企,但一直是潜在的“巨无霸”。鲁能是国资委直属的21家持有房地产“牌照”的央企之一。2010年,为规范央企大规模进军房地产业的现象,国资委发布“退房令”,要求央企全面退出房地产,仅保留16家央企的房地产主业资质。此年,又有5家央企获准保留这一资质,鲁能即在此列。
文|丛树
来源|鲁商儒风
很多企业,从名称和总部所在地上,不容易看出来头。很多人以为它只是一家地方小厂,其实无论是实力,都让人吓一跳。
比如,山东这3家企业。
鲁能,很多人了解这两个字,是因为山东足球。
从字面上理解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山东的一家地方企业。因为这确实太容易被误导了,因为很多带有“鲁”字的企业确实是山东的公司,如山东省属的企业山东商业集团,简称就是鲁商集团,还有鲁信集团等。
其实,鲁能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妥妥的央企。
最初鲁能成立的时候,是山东电力的三产公司,随着几十年发展,目前年营业收入达数百亿元。除了外界很容易联系起来的发电和熟悉的体育外,鲁能还有房地产、商业等业务板块。
济南最大的楼盘之一的鲁能领秀城,就是他们开发的,目前鲁能地产在全国多地开发有楼盘。济南最高档的百货商场贵和购物中心,也是鲁能旗下的产业,目前在济南有2家,除位于泉城路上的老店外,领秀城也有一家贵和。一度,贵和还在山东各地开有多家分号,只是随着百货商场的式微,而基本关掉了。
鲁能集团旗下曾有多家上市公司,如广宇发展等。目前,鲁能根据国家要求进入业务剥离等。
潍柴也被一些人认为是山东下辖地级市潍坊的企业。
它最初叫潍坊柴油机厂,成立于1946年。从名字看,确实像一家地方小厂。
其实,潍柴的来路也不小。当年中国重汽曾属于央企,潍柴是重汽旗下一家发动机公司,1984年重汽从奥地利引起斯太尔技术时,最重要的发动机就放在潍柴。
2000年中国重汽重组,下放到山东,属于山东省属济南市市管企业,潍柴仍在中国重汽旗下。几年后,潍柴与重汽分离,潍柴则属于山东省直属企业。
分家后,潍柴取得了飞速发展,先后在香港和A股上市,就是长期的绩估股潍柴动力。随后十多年,他们还收购了多家上市公司。目前,其拥有旗下拥有7家海内外上市公司共9支股票,除了潍柴动力外,在国内还有潍柴重机、亚星客车等,此外还有德国的凯傲、美国的PS、英国的锡里斯、加拿大的巴拉德等。
2019年,潍柴营收入为2600亿元,在2019中国企业500强中列第87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动力企业之一。
多年前,潍柴就已经超过原来的母公司中国重汽。2018年底,潍柴董事长谭旭光还兼任中国重汽的董事长。分家前,他曾是中国重汽的副总。
2009年,山东在潍柴等企业的基础上,组建了山东重工集团。2019年,又将中国重汽等多家企业整合到山东重工集团旗下。如果合并数据 ,山东重工集团将是山东最大的企业。掌舵者正是一手把潍柴发展成如今巨无霸的谭旭光。
所以,今后不要再认为潍柴是潍坊的地方企业了。
还有一家企业,更容易被误解,兖矿。
一提到兖矿,很多人会想到兖州,认为是兖州的一家地方企业。兖州原来是山东济宁下辖的一个县,后改成兖州区。济宁另一个更有名的县是曲阜,是孔老夫子的老家,著名的三孔就在这里。
其实,兖矿的总部不在兖州,而在同属于济宁的邹城市。邹城原来叫邹县,是亚圣孟子故里。
当然,最初兖矿确实在兖州,主要产业也在兖州。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兖州矿区就形成了,1976年兖州矿务局成立,后改成企业,就是现的兖矿集团。不过,旗下最主要的上市公司名字仍叫兖州煤业,在香港和A股同时上市。
为什么总部设在邹城而不在兖州,还有一段争议。据说,当时兖州地方小,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对这家企业不太积极,而邻县的邹城则大力争取,使得兖矿最终把总部设在邹城。
兖矿集团属于山东省属企业,在2019山东百强企业排第4位,2019年营业收入达28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兖矿是山东最早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也是山东目前4家世界500强。
名字很重要,总部所在地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企业的实力。上述这些看似名字不“大气”、总部在小地方的企业,都拥有很强的实力。对于地方,如济南、潍坊、邹城来说,虽然不属于自己的企业,位企业实实在在为当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带来很大的好处,除了税收和就业,同时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