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1月5日报道称,在肯尼迪总统遭暗杀后的几个月里,杰姬·肯尼迪曾与一个牧师谈到她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还经常谈论自杀。
1964年的春天,杰姬曾问理查德·麦克索利牧师:“如果我选择自杀,你认为上帝会把我和我的丈夫分开吗?”
“我已经忍受不了了。我觉得有时我好像魂不守舍。”
她还要求麦克索利牧师在她死的时候要为她祈祷,还情绪激动地坚称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辜负了2个孩子——卡罗琳和约翰。
杰姬说:“我对他们来说是不称职的。我的心在流血。”
这些谈话出自芭芭拉·利明写的前第一夫人传记《杰奎琳·布维尔·肯尼迪·奥纳西斯:未讲过的故事》。
杰姬开始找麦克索利牧师是在1964年4月,当时肯尼迪总统的弟弟鲍比·肯尼迪安排了他们的第一次会面。
当时鲍比对杰姬的精神状态十分担忧,发现她不愿意与人说话,于是告诉她麦克索利牧师要和她会面上网球课。
后来,两人在鲍比的庄园见面了。麦克索利牧师更加担心杰姬的精神状态和打算自杀的企图。
有一次,杰姬对麦克索利牧师说:“我很高兴玛丽莲·梦露从她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杰姬还在很多场合下质疑为什么自己的丈夫会死,质疑自己是不是能救他。她曾说:“我不知道上帝如何把他带走的。我很难相信这是事实。”
“要是我知道,我本来是可以把他拉倒的,或者挡住他身体,或者做点别的事情。”
肯尼迪总统死后,杰姬和孩子们只在白宫呆了2个星期,后来就搬到朋友埃夫里尔·哈里曼在附近的住处。
在他们搬家前的那天晚上,杰姬和另外几个人返回她丈夫的坟墓,埋葬了女儿阿拉贝拉(1956年生产时死亡)和儿子帕特里克(1963年出生2天后死亡)的尸体。
杰姬认为,正是因为她对帕特里克的死悲痛欲绝,所以在丈夫的最后日子里她一直脾气不好。
她对麦克索利牧师说:“孩子没了以后我很忧伤,去年秋天我离开的时间太长了。”
“后来我回来后,他试图让我从悲伤中走出来,可能我有点脾气暴躁,但我本来是可以让他过得更快乐的,特别是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我本是可以战胜忧伤的。”
杰姬的秘书玛丽·加拉格说,1964年初,前第一夫人天天躺在她的卧室里,边喝伏特加酒边哭。
加拉格说:“我知道她的痛苦。”
不过,事情终于好转,杰姬终于同意向历史学家亚瑟·施莱辛格敞开心扉。当时施莱辛格正在录制和复制与肯尼迪总统亲近的人的访谈,放入总统图书馆。
杰姬说只要这些磁带在她死前不公开,她就愿意接受采访。
一次杰姬对施莱辛格说:“我认为我的生活已经完了,我会在余生等待我这一辈子的结束。”
“只有当可怕的事情发生到你身上的时候,你才会开始想到这些东西。我认为上帝不公平。”
最终,杰姬决定离开华盛顿特区,搬到纽约市,在第五大道1040号购买了15层的一栋公寓。
她相信这会给她和孩子更多的私密空间。
几个月前,人们聚集在华盛顿特区的家外举行守夜仪式。这使杰姬在丈夫被杀后感到不安和紧张。
等到他们搬到纽约的新家后,新闻媒体和公众在大多数情况下就不再骚扰他们了,但杰姬仍不得不要应对有关她丈夫死亡的新闻报道。
当年的9月,沃伦委员会的暗杀报告发表了。
据报道,杰姬对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在肯尼迪总统之死事件中单独行动而且没有明显的理由感到不安。
1964年10月在做头发时,她看到了《生活》杂志的封面故事,杂志上刊登着她抱着丈夫的头的照片。
杰姬说:“有人告诉我时间会愈合一切。那么需要多长时间?”
不久后,她以“精神压力”为由取消了几乎所有的露面计划。(编译/涂颀)
资料图:肯尼迪夫人。
据《每日邮报》当地时间4月25日消息,一本关于好莱坞女星玛丽莲·梦露的全新传记-《诺玛·简:玛丽莲·梦露的一生》( Norma Jean: The Life of Marilyn Monroe)将在本月28日出版发行,但目前已经引发了轰动,因为从已经发出的摘录看,作者弗雷德·劳伦斯·居莱斯(Fred Lawrence Guiles)在书中爆出了一些“猛料”。
作者引用一名公关人员的话说,1962年7月20日,梦露被秘密送进洛杉矶达斯黎巴嫩医院( Cedars of Lebanon Hospital)做中止妊娠的手术。尽管不能保证当时梦露腹中的孩子,就是肯尼迪兄弟中的一个的,但是就在流产进行前几个月,梦露与时任总统约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发生过关系,而就在流产前几周,她还在与时任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昵称鲍比·肯尼迪)会面。
梦露36岁那年因过量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导致“可能自杀”,从2017年的一个解密文件看,联邦调查局在1964年花了数周的时间调查梦露之死是否与肯尼迪家族有关,因为有阴谋论称,鲍比可能杀害了梦露,目的是阻止她公开一些细节,从而破坏他的总统梦想。而另一位梦露的传记作家詹姆斯·斯帕达(James Spada)则称,他不认为梦露的死与肯尼迪家族有关,但他坚信梦露与肯尼迪兄弟都有过性关系。
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张梦露和肯尼迪兄弟二人的合影,由白宫摄影师塞西尔·斯托顿(Cecil Stoughton),但直到2010年才对外公开。而据《人物》杂志早前的消息称,总统肯尼迪玩腻了梦露后,把她给了弟弟。而梦露的第二任丈夫,洋基队传奇人物乔·迪马吉欧(Joe DiMaggio)则宣称,自己妻子的死就是肯尼迪家族造成的。
据最新的传记讲,就在梦露“服药自杀”的前几天,她曾打电话给鲍比,据说当时女星对那位长相明显劣于哥哥的司法部长非常痴迷。但在电话中,鲍比明确表态不会离开自己的妻子埃塞尔·肯尼迪(Ethel Skakel Kennedy)和自己的家人,这让梦露感到非常沮丧,心烦意乱,几天后她就被发现死在洛杉矶家中。书中评论说,梦露陷入了对局势不切实际的看法中,她原本以为鲍比会为她付出更多,但那种认真关系的可能性被驳回了。现年92岁的埃塞尔,并没有陷入到“肯尼迪诅咒”中,依然顽强地活着,她和丈夫共有11个孩子。
“事实上,当整个美国最有权势、能力最强大的那个男人想要占有你时,想要拒绝他的要求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2003年,前白宫新闻处实习生——米米·比尔兹利·阿尔福德 ,在回忆录《曾经的秘密:我和肯尼迪总统的婚外情》一书之中,如是说道。
约翰.肯尼迪,美国第35任总统,是美国颇具政治影响力的“肯尼迪家族”核心成员之一,一直以来,肯尼迪都被视为美国“自由派”的代表,1963年变遇刺身亡,虽然仅仅在任两年,但他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却异常之高。
在美国总统历史排名中,肯尼迪的大名也通常都被史学家列在排名前列的位置之上。
根据美国相关机构“城市之声”的调查统计结果,有超过百分之六十二的美国人视肯尼迪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然而,这位所谓美国历史最伟大的“总统”在个人私生活上的表现却令人瞠目结舌。
2018年,“纽约时报”的第一畅销作者克里斯托弗·安德森出版了自己的著作《杰克·肯尼迪与杰姬·肯尼迪》一书,这本书详细记载了肯尼迪一生堪称“璀璨”的情史。
据统计,即使在已经与妻子杰姬.肯尼迪结婚之后,他依旧保持着与十几位情人的“秘密往来”,而杰姬对此不但没有反对,甚至在公开场合还主动为其行为打“掩护”。
因此,肯尼迪的政治生涯之中地位十分稳定,而相较于克林顿因为“莱温斯基事件”草草下台,肯尼迪的情史直到整整五十年之后,才被人广泛熟知。
对于约翰·肯尼迪身边的工作人员而言,肯尼迪的风流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他曾经对同在白宫任职的秘书鲍比.克莱恩斯说过一句话:“鲍比,如果我每天不换一个女伴的话,那么我一定会头痛生病的。”
而肯尼迪面临的最大的麻烦便是,他只是个“总统”,并不是“皇帝”,如果自己的风流往事遭到泄露被外人所知,那么可能会被选民们抛弃。
因此,肯尼迪在“选妃”过程中,趋向于两个极端,要么选择那些和自己处境一样,害怕外人所熟知自己“情史”的公众人物:
例如影星,黑手党大佬的情人,其中代表人物包括:玛丽莲.梦露,奥黛丽.赫本,朱迪斯·坎贝尔等人;要么选择那些地位微薄,能力弱小,足以轻松掌控的女孩,就比如我们本期的主人公“米米”。
米米出生于纽约市新泽西州米德镇,1961年她在的高中报刊当编辑的时候,曾经写信给白宫,要求接受采访杰奎琳·肯尼迪。
在这次访问中,她短暂地会见了肯尼迪总统。此时的她尚且不知道,自己踏入白宫的同一时间就被这座房子的“主人”肯尼迪所盯上了。
1962年6月,年仅十九岁的米米获得了白宫新闻处电话接听员的职位,此时的米米正值青春年华,她长相娇美,五官精致,吸引了肯尼迪的注意力。
为了得到眼前这个女孩,在米米来到白宫仅仅四天以后,肯尼迪就命令白宫内部以“欢迎新实习生的到来”的名义,在白宫后院的泳池当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派对。
总统肯尼迪亲自到场,米米显然是没有受到过如此隆重的礼遇,受宠若惊。
对待这样“简单”的目标,肯尼迪没有多少耐心,当场就邀请米米借一步“谈谈”,然而,此时的米米未经人事,没有明白肯尼迪的意思,拒绝了肯尼迪。
肯尼迪并没有轻易撒手,在当晚他下令举办一场白宫同事晚宴,继续欢迎新来的实习生。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肯尼迪还专门派遣自己的心腹戴夫·鲍尔斯亲自前去邀请米米参加,当天晚上,米米果然又再次出席。
在这场晚宴上,肯尼迪的手下们,灌了米米许多酒,一场晚宴下来,米米还是喝得醉眼朦胧。
在酒精的刺激之下,米米逐渐放松了警惕,因此当肯尼迪提出要亲自带领她参观白宫时,米米爽快地答应了。
然而,肯尼迪带着米米在白宫左拐右绕,晃悠了一圈,最终将其带到了妻子杰奎琳的卧室之中。
而此时的杰奎琳尚在家中,这间戒备森严的豪华卧室却空了出来,成为了丈夫“施恶”的完美场地,两人在半推半就之中发生了第一次关系。
开了这个头以后,在米米之后的实习生涯之中,肯尼迪几乎每天要找她过来“亲近”一番,两人之间“情人”关系也就此确认下来。
然而,此时的米米尚有一个男朋友名叫汤米.布莱恩特,并且两人交往已经有一段时间,且汤米还是肯尼迪的“狂热粉丝”,肯尼迪的每一次公开演讲他都不曾落下。
当她把自己男朋友的事情告诉肯尼迪以后,肯尼迪“大度”地表示,自己并不介意,并且还主动为汤米签了一个名,托米米带给他。
就这样,米米一直待在肯尼迪的身边整整两个月,直到实习期结束才离开。
据白宫工作人员回忆,自从那位实习生走后,肯尼迪就陷入了“茶不思,饭不想”的状态,每天魂不守舍。
最终为了满足私欲,肯尼迪再次动用了公共权力,他下令:以白宫的名义,向米米所在的大学返聘,将米米要了回来。
重新相遇的两人更加变本加厉,甚至还在白宫总统办公室,特朗普喝可乐的那张桌子上发生过关系。
在米米的回忆录《曾经的秘密:我和肯尼迪总统的婚外情》中曾对肯尼迪做出过“有趣”的评价:他是一个喜欢玩“花招”的男人。
后来肯尼迪不光自己享受,甚至还拉上了自己手下。
肯尼迪闲暇生活是十分多姿多彩的,他热衷交际,经常被朋友邀请参加一些私密派对。
有一次,两人参加了在歌星平·克劳斯贝的庄园中举办的一场派对。
当盛着药剂胶囊的盘子传到肯尼迪手边时,肯尼迪问米米要不要试一下,米米表示拒绝,但肯尼迪还是打开了一粒,并把其中的粉末送到了米米的鼻下。
药劲很快反应出来,米米有些害怕,哭着跑了出去。肯尼迪见状只得作罢。
除此之外,肯尼迪还很喜欢和她分享生活之中的故事以及政治上的想法:
例如当1962年肯尼迪的孩子夭折时,他会和米米倾诉悲伤,当美苏交锋的最高潮——古巴导弹危机出现时,肯尼迪还曾经向米米透露过自己想要率先发起进攻的计划。
1963年11月,肯尼迪即将前往德克萨斯,米米将和男友结婚的消息告诉了他。不过对于米米的婚姻,肯尼迪似乎毫不在意。
可在1963年11月22日的下午,当肯尼迪的乘坐敞篷汽车行驶在达拉斯最繁华的街区之时,突然现场响起的三声枪响。
肯尼迪中了两枪,第一颗子弹击中了肯尼迪脖子处的动脉;第二颗子弹则击中了头骨,头骨被击碎,其中一部分直接飞了出去。还未来得及抢救,肯尼迪当场死亡。
根据米米多年以后的回忆,她最后一次与肯尼迪相见是在1963年11月15日,那是一个温暖的午后,她像往常一样前往肯尼迪的办公室述职,随后两人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谈话。
米米告诉肯尼迪,她即将要和男朋友结婚了,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肯尼迪并没有其他反应,反而笑着祝福她新婚快乐。
除此之外,肯尼迪还从自己的钱包中取出来300美元的现金递给了米米,以此作为自己送给她的结婚礼物。
米米起初要拒绝,然而肯尼迪却异常坚持,并要求她替自己买一件“很棒”的衣服,“然后,穿着新衣服回来给我看。”最终,米米还是收下了,为此她买了一套灰色西装。
然而,令米米不敢相信的是,这一别竟是永别。她没有等到那个风度翩翩的总统,反而是从新闻中看到了总统的死讯,两人长达十八个月的“情人”关系就这样结束了。
失去了肯尼迪的庇护,米米在白宫的位置也很快不保,历史学家罗伯特·达列克在写作肯尼迪生前传记《未完成的生活:约翰·肯尼迪》曾经对米米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她“不会利用计算机打字”、“除了接听电话以外几乎没有任何技能”、“显然根本不能履行任何职能”,唯一的用处就是满足总统的个人“爱好”。
离职后的米米和男友汤米结了婚,回到了正常人的生活之中。婚后的米米心中有愧,她不愿意欺骗着自己的丈夫,于是在一次契机当中,将往事说了出来。
然而,汤米在得闻消息以后十分愤怒,夫妻之间的感情迅速破裂,最终在1990年,两人离了婚。
直到此时,米米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这段感情并没有为她带来任何金钱或地位,反而还使其被迫中断了学业,专职成为了总统的“情妇”。
之后米米重返大学,经过四年学习以后,米米从学校毕业,同时她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份婚姻,至此米米再也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这段往事,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正轨。
可没想到,在多年以后,当罗伯特的这本肯尼迪生前传记出版的仅仅六天后,记者们便立刻认出了米米的身份。
《纽约日报》在头版上刊登了这样一个标题,“与米米在白宫玩的乐趣和游戏”,时隔四十多年,这件事情最终还是曝光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米米的丈夫并没有介意妻子的过去,反而鼓励她面对现实,将此事写下来。在丈夫的鼓励下,米米开始写作,出版了自己的传记。
这本书一经发售便引起了轩然大波,在纽约时报畅销书名单上,米米的传记位居于榜首,足足呆了一个月,米米本人也收到了高达上百万美元的稿费。
与此同时,伴随着新书的火热,米米本人也受到了不计其数的指责攻击,一些人称其为不负责任的骗子,还有一些人认为她此时发布新书只不过是为了博取关注,但是对于一切指责,米米却没有丝毫回应。
此时的米米已经年近七十岁,再多的关注和金钱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而言,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但是为了向公众澄清自,2019年的时候,米米接受了一次电视台采访,当再次被问起与肯尼迪相恋的感想之时。
米米表示,虽然这段经历十分难忘,但是如果自己有重来的机会,那么绝不会再次选择顺从肯尼迪。
对于肯尼迪而言,米米只是他众多情人中的一个,或许压根排不上号,但对于米米而言,这个大了自己将近四十岁的男人用他生命中最后的两年,改变了自己一生的轨迹。
早年的米米,成绩优异,在学生时期便代表所在学校,进入白宫对肯尼迪夫人进行专访,如果没有肯尼迪的一时兴起,或许此时的她也早已事业有成和丈夫子孙满堂了吧?
然而世界上没有如果,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而买单,或许此事的根源并不在米米,但是当她选择做肯尼迪的“情妇”那一刻,她的命运就已经与肯尼迪绑定了,而她的青春已经随着肯尼迪的死,一起下葬了。